第127章 老而彌辣(第3/5頁)

~~~~~~~~~~~~~~~~~~~

紀申回到京師,第一件事是拜見太子。他進京的時候沒有面聖不便先見太子,如今兼著執政與詹事,見桓嶷是名正言順。

桓嶷很激動,如果說官員裏有誰是他很喜歡的,第一個就是紀申,曾死保他的蕭司空都排不到第一位。

【紀公憔悴了。】桓嶷有點心痛,表情卻一點也看不出來。他與紀申慢慢見禮,賜座,接著問了紀申的辛苦,問了紀申在京城可有住處。紀申道:“聖人已賜宅。”桓嶷想了一想,道:“快入冬了,柴炭準備了嗎?”

紀申不動聲色地道:“未到十月,還有準備的功夫。”

桓嶷點點頭,不再說家長裏短,也不提說宋奇不如紀申之類的話。轉而說:“我年幼,不知紀公有何教我?”

紀申道:“請殿下善待自己的手足。”

“?”桓嶷眼現疑惑之色,他自認對兄弟姐妹們都還不錯,即便是不喜歡的,也沒把別人怎麽樣。對關系好一點的也是像大哥一樣,仔細照料,要不怎麽能見著紀申還想著問紀家的取暖問題呢?

紀申提醒道:“臣累年入朝,不見齊、魯二王。”並不是所有的刺史每年都能入京述職的,特殊的情況也是有的。比如皇帝不想見的人,再比如地位沒那麽重要的人,以及路實在是太遠了,在路上能耗小半年的刺史。

桓嶷道:“我正想請教紀公,四郎向我揭發他們有反心。”

紀申道:“二王如何能反?昔年聖人派去的都是監視他們的人,即便二王心有不甘,換掉王府佐臣即可。他們未返京,今年來的不就是他們的司馬麽?四郎所言之事,殿下不必對聖人講,卻可請聖人將他們調離本州,換個離京城近一些的地方。如此,既全骨肉之情,也有保全之義。”

桓嶷笑道:“多謝紀公。”

紀申又說:“殿下還有兩個妹妹,也到了婚配的年紀。”

“八娘、九娘?”

“正是合浦、安泰二公主,聖人為她們婚配比殿下為她們擇婿更好。”

桓嶷一想,不錯,再次謝了紀申。紀申道:“臣老人,不免話多,還請殿下恕罪。”

桓嶷道:“我只恨紀公對我說得少,如何會嫌多?還請紀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紀申幽默地道:“今天說完了,明天說什麽呢?不如細水常流,讓臣天天嘮叨吧。”

桓嶷笑道:“好。”又想起來,紀申這是升官了,品級比以前的高,所蔭子孫也就比以前的多,紀申前番被貶是因為兒子的事情。【這回他能將兒孫帶在身邊,再不會出事了。】不由為紀申高興。

紀申看桓嶷的樣子既不呆傻也不陰沉,也是欣慰得緊,依舊謹慎地不提太子妃的事情。只等桓琚琢磨得差不多了,親自跟兒子講,以紀申推測,年前這事就能確定了。

桓嶷有了一個紀申,每旬去見親爹就能賴在湯泉宮多住一晚。距離產生美,父子倆關系居然更融洽了一些。

桓嶷先向桓琚提出來給妹妹選駙馬:“大姐已有佳婿,二妹尚無所依。”桓琚心口因為淩庶人而生出悵然之感,卻也沒嫌兒子哪壺不開提哪壺,應允道:“忘不了她們。”

桓嶷只等兩個妹妹的丈夫人選出來一看,放心了,兩個駙馬看起來比豐邑公主二婚的那一個還好,都是出身名門的年輕公子,初入仕的品階不高,父兄叔伯沒有高於五品的官職。看著體面,又沒有實際的作用,哪怕齊、魯二王真的謀反了,兩個妹妹也幫不上忙。確是“保全”之意。

至於齊、魯二王,桓嶷只當不知道這件事。他一個太子,沒事盯著兩個親王弟弟做甚?有功夫還不如給紀申發點柴炭呢!朝廷每到秋冬季都會給官員發衣服、柴炭,數量也不算少,但是其中一部分會折成米、帛、錢之類。且官做得越大,排場就得大,耗費也多,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夠用的,還得自己買。

桓嶷也就借著給全東宮的屬僚發福利的由頭,下令撥發柴炭給紀申,除此之外,他也不額外有什麽過厚的賞賜——紀申還是執政,太子與執政走得太近是危險的,無論這個執政姓蕭還是姓紀。

紀申如今並不缺錢,他的俸祿比以前厚了,還不用付房租。趕上刺史進京,按照慣例是有禮物收的,只要不是過份,人情來往都是要有的。紀申只收點土特產,人情來往也定一個數額,超過了的部分都退回去。人人都知道他的作風,也不琢磨歪點子,還算其樂融融。

紀申做了執政才知道執政有多麽肥,不由擔憂:【我且如此,他人又不知道會怎麽樣呢?京中的貴戚又怎麽樣呢?】

~~~~~~~~~~~~~~~~

別人梁玉不知道,只知道梁家也開始收到禮物了。

外地官員給京城送禮物是官場上心知肚明的事情,不止給達官貴戚送禮,大家還給皇帝“上貢”。梁玉都給桓琚送了布帛了,美娘押車直接運到了湯泉宮,布千匹、絹千匹,當然桓琚返給她的更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