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3頁)

“這就是阿坤建的養老院?”陳淑芬和陸友德站在山莊的大門口,看到一副歡慶春節的場面,臉上不由得露出贊許的神情。阿坤是個好孩子!

“是的,杜老師也在這裏幫忙。我們進去吧,聽說他們今天包餃子吃。”江夏一手拉著劉阮,另一只手牽著陸海銘。

陸佑安從爸爸的手上掙紮著下來,主動牽著陸海銘的手,“跟哥哥一起!”

陸家人的到來,受到了養老院老人們的熱烈歡迎。他們中有的人已經九十歲了,也有的人需要坐輪椅才能活動,年齡最小的也比陳淑芬和陸友德要大上十五歲。

“阿坤今天去婷婷家拜年去了,咱們等會兒有個文藝表演,然後就是包餃子。”杜文硯手術後一直在山莊裏休養,現在的他面色雖然有些蒼白,但是心口疼的毛病已經徹底好了。

孩子們聽說有文藝表演,連忙問他們也要表演節目嗎?

“如果你們願意的話,當然歡迎!”

安安立刻舉起了小手,“我要表演!”

杜文硯一把抱起安安,視線跟他保持平視,笑著問道:“你想表演什麽?”

陸佑安只在周歲生日宴的時候見過杜文硯一次,但是他並不害怕這個把自己抱起來的爺爺。

“翻筋鬥!”

老人們怕冷,大家都聚在有暖氣的大廳中,圍成一個圓圈,坐在一起。

陸少陽和江夏把他們帶來的帽子和圍巾分發給老人,劉阮和陸海銘則幫忙把車裏的糖果和糕點拿出來,撞在果盤和碟子中,放在老人面前的桌子上。

“爺爺,請吃糖!”

“奶奶,請吃點心!”

這些孤寡老人們最喜歡的莫過於孩子,他們笑著應聲,有人低頭悄悄地擦眼淚。

杜文硯臨時擔任起了主持人的角色,他拉了拉脖子上的紅圍巾,來到大家中間,“今天是我們安享山莊的第一個春節,有一個家庭更我們一起過節,大家掌聲歡迎陸少陽一家。”

陳淑芬舉起了手中的相機,這麽重要的時刻,當然是要記錄下來。

出乎江夏的意料,這些老人都是有絕活的。

他們有人唱戲,有人拉二胡,還有人詩歌朗誦,整個氣氛十分熱鬧。看得出來,他們很喜歡山莊的生活。

“下面,有請陸佑安小朋友為大家表演翻筋鬥。”杜文硯說完,劉阮和陸海銘已經為弟弟在地上鋪好了一層厚厚的地毯。

陸佑安上台的時候像模像樣地揮了揮手,“爺爺奶奶們,新年好!”

他長得跟年娃娃似的,穿著一身喜慶的唐裝。哪怕什麽都不做,就這麽在台上走一圈,也逗得老人們哈哈大笑。

“謝謝哥哥,謝謝姐姐!”陸佑安在地毯面前蹲了下來,然後以頭著地,翻了過去。

只見他靈活地站起來,繼續下一個筋鬥。直到翻到這個毯子的盡頭,陸佑安站起來的時候腳下有些不穩,被旁邊的劉阮和陸海銘扶住。

他鞠了一個躬,然後退場。

江夏拉著身邊婆婆的手,“媽,您辛苦了,安安被您教導得很好。”

陳淑芬拍了拍江夏的手背,“哪裏是我教導得好,安安每天跟我們一起去晨練,跟在背後瞎學的。”

接下來,阿阮唱了首歌,陸海銘表演了一套軍體拳,就連江夏和陸少陽,也被推上去合唱了一首。

文藝表演完美落幕,剁好的餃子餡和和好的面粉被端了出來。

“包餃子啰!”

劉阮和陸海銘畢竟年紀大一些,包餃子對他們來說難度系數並不大。然而,剛剛一歲零幾個月的陸佑安就只能看著手中的面皮和餡料著急,它們怎麽就不能包裹在一起呢?

江夏就坐在安安的旁邊,她打量著兒子的眉頭皺在一起,覺得很是好玩。

“這樣,我來教你!”劉阮拉過安安的小手,教他要怎麽樣才可以簡單地把皮黏在一起。跟小安安說包法顯然不現實,只要能夠保證不露餡,已經算是成功了。

安安學得很認真,雖然他手上的控制能力很差,雖然他包廢掉了好多皮和餡料。

但是最後,他竟然真的靠自己的力量包了一個有些醜的餃子。

“姐姐,這個餃子煮好了送給你吃!”

聽到安安笑著對劉阮說話,江夏忽然覺得家裏孩子多一點才熱鬧。幸好有阿阮和海銘,不然安安一個人得多孤單呀。

繼昨天吃了美味的齋飯後,江夏又嘗到了一種特別美味的餃子。

或許是因為吃的人多,這餃子跟家裏和飯店裏吃到的味道就是不一樣。

在安安吃了四個餃子之後,江夏便不再給他夾餃子,而是誆他多喝一點餃子湯。他畢竟只有一歲零幾個月,消化能力有限。

“媽媽,安安沒吃飽。肚肚餓!”陸佑安眼巴巴地望著江夏的碗,還想吃。

“不行,吃撐了肚子會痛的。”江夏看了一眼碗裏的餃子,自家包的皮薄餡多個頭大,真不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