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4頁)

動員大會結束後,所有人滿懷熱情投入生產。

陸少陽看著從旗台上走下來的江夏,她就像是太陽,照亮了所有陰暗的角落。

他把訓練一支合格的安保隊伍的任務交給了王國濤,從今以後,部隊會陸陸續續朝這邊輸送退伍軍人。盛夏服裝廠待遇好,工資是一些機關單位的三倍,大家自然願意來這裏工作。

會後,江夏找到周海笙,她有預感,周海笙在盛夏服裝廠待不了多久了。

果不其然,周海笙向江夏說了自己今年的打算,“老師,我想去全國各地走走看看。兩名老師傅對盛夏服飾很感興趣,他們打算跟廠裏簽合作協議。”

其實,是兩位師傅在設計師中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徒弟。

“嗯,我之前就說過,你可以隨時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廠裏不會對你有任何約束。你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可以的話,定期回來一趟,你爸媽會擔心你的。我大半個月之後就要跟著少陽去北京,以後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在北京。”

周海笙點了點頭,他對盛夏服飾有一種家的歸屬。這種感情,永遠都不會改變。

江家人也都知道了江夏要去北京的打算,江夏和少陽總算是夫妻團聚,他們沒有理由不支持。

布料廠那邊,江瑞福在開年之後遇到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數十家國營服裝廠要求跟布料廠建立合作關系。

他一家都得罪不起,然而現在布料廠的規模只有這麽大,供應了自家和廣州胡萬華那邊的需求之後,剩下的確有一些富余的產量,但是只夠給不超過三家的國營單位供貨。

“夏夏,我實在是沒轍了,這可怎麽辦才好?”

江瑞福這些日子沒少被請出去吃飯,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所有的飯局都是他搶著買單,最後弄得那些國營單位的采購員也很為難。

“這個事情倒是好辦,把難題說給趙建國書記聽,請他給幫忙想辦法。”

江夏最近的工作重心都在美嘉日化,倒是忽略了二哥這邊的難處。

“我看行,我今天就去找趙書記。”江瑞清眼睛一亮,他早應該把這事兒跟妹妹說的。

距離陸少陽歸隊的時間越來越近,江夏手頭上的工作交代得差不多了。

按照計劃,她先跟陸少陽一起去北京。等買好房,給孩子們辦好戶口遷移和定學校的事情之後,再把父母和孩子從老家接過去。

過年的時候,江夏從盛夏服裝廠分了三十五萬的紅利,布料廠少一些只有五萬,美嘉最少,只有三萬。再加上李定坤給的八萬分紅,一共是五十一萬塊錢。

有了這筆錢,北京的房子只要不是太奢華的,幾乎可以任由江夏挑選。

李定坤在嘗到了修房子來賣的甜頭之後,打算給工程隊開拓一個新的業務。只是這玩意兒投入太大,以他目前的實力,還是小打小鬧能多賺一點是一點。

對於江夏要離開這件事,李家姐弟頗為不舍。還好現在家裏都裝了電話,以後有事還能電話聯系。

遠在法國的梁雪雁知道江夏要舉家搬到北京的消息,立刻打了一通越洋電話回來。

“夏夏姐,你真的要搬到北京去,那真是太好了。我跟你說,有幾個區域的房子你一定要看,鼓樓大街、南鑼鼓巷、後海周邊……”梁雪雁手裏還捏著一張紙條,她深怕自己說漏了項。

江夏聽了心裏暖暖的,“好,我把你說的都記下來了。”

“夏夏姐,我還有一年就畢業了。別忘了你上次來法國我們說好的事情,到時候你可得全力支持我喲。”她知道江夏忙,所以她們這段時間的信件來往都少了。

“嗯,如果一年之後你還堅持自己的想法,我一定會舉雙手支持。”

眼看著就到了江夏和陸少陽要離家去北京的日子,陳淑芬和陸友德把江家人、陳家人、李家兄妹、鄒家人、杜老師邀請到家裏來做客。大家聚一聚,順便吃頓告別的宴席。

大人加上孩子一起坐了滿滿的五桌人,廚師是廠裏現成的,就在陸家的院子裏,大家共同舉杯。而陸友德作為陸家的長輩,站起來代表主人家講話。

“哦豁,昨天準備好的說辭全忘了。”他一開口,全場賓客們都笑了。

鄒家輝和朱彩靈第一次參加這種類型的家庭聚會,他們既覺得新奇,又感覺溫馨。

“隨便說,你想到什麽說什麽。”陳淑芬給身邊的丈夫加油鼓氣。

陸友德第一次受到這麽多人的關注,他感覺自己輕飄飄的。

“那好,我就隨便說點。差不多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和淑芬在別人的介紹下,知道江家有個很不錯的小姑娘,她就是江夏。那個時候,少陽還在河北當兵,我和淑芬一致認為,夏夏是個好孩子,能夠把她娶進門是我們少陽的福氣。事實證明,的確是這樣的。我很感謝夏夏為這個家的付出,也很感謝各位親戚朋友對我家夏夏的支持和幫助,別的不多說,大家吃好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