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6頁)

短短的一個星期時間,報名參加比賽的人超過了兩百名。

截止報名的最後一天,累計共有368名擁有設計資格的人,成功報名參加了這場以盛夏服裝廠名義舉辦的創意設計大賽。

江夏和周海笙這段時間也累得不輕,他們需要對所有的報名選手進行資格審查。要不是胡萬華和王思琴協助幫忙,事情還不會辦得這麽順利。他們從自己公司裏抽調了很多工作人員來協同處理。

為了表示本次比賽是在公平公開公正的環境下進行的,江夏特意花錢邀請了三位評審嘉賓。

跟比賽相關的信息和進度,都通過報紙公示在大家面前。

由於經費有限,江夏不可能去租賃一個場地來向大家展示比賽的流程。再說,她舉辦服裝創意設計大賽,只是為了給廠裏招聘到合適的設計師。

嘉賓們經過認真評比,把自己認為可以進入決賽的作品挑選出來;具體這些作品的名次,還是由江夏和周海笙商量之後決定。

江夏沒有太多的時間耗在這裏,不到十天的時間,比賽已經有了結果。

在賽前的公告中有明確提出:比賽結果不對外公布,但是會對所有的參賽選手公開。

所有晉級的作品中,只有十六份設計圖是江夏和周海笙滿意的,入選比率不足百分之五,而這十六位設計師被江夏單獨留了下來。

“在我們說正事之前,先把這次比賽的獎金發了。”

在江夏背後的桌子上,放了十六個紅包。這十六個人將按照他們的名次獲得對應的獎金;他們的參賽作品在入選的那一刻,版權已經歸盛夏服裝廠所有。

本次比賽的第一名是位皮膚黝黑的年輕女人,江夏看過她填寫的報名表,名叫余小漁,今年才剛剛二十二歲。

此時,余小漁手中拿著沉甸甸的紅包,她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拿到紅包馬上打開數錢,而是感激地看著江夏。

她的態度十分明顯,想要聽聽江夏接下來有什麽安排。

江夏站在最前面,把所有人的表情、動作都收入眼底。這是一個簡約的頒獎儀式,更是一次她對參賽者的考核。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如果一個人對金錢表現出過分熱愛,那麽他很有可能會因為錢而出賣公司,或者說自己。

如果一個人對著金錢數了又數,甚至羨慕嫉妒地看著隔壁比自己拿到獎金更多的人,說明他有強烈的攀比心,見不得別人比他好。

在江夏眼裏,這些進入前十六名的選手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被淘汰掉。

有的人拿到錢之後就想離開,完全忘了江夏在發獎金之前,說過還有事情要宣布。江夏轉身跟周海笙說話的間隙,已經有五、六個人交頭接耳,打算離開這間會議室。

拿到第一名的女孩不由得有些著急,她試圖去叫住那些離開的人,卻被他們冷嘲熱諷懟了回來。

“怎麽?難道你打算把你的獎金分一些給我們?”

“獎金已經到手,還呆在這兒幹什麽?”

“你是不是傻呀?你拿了一萬塊錢的獎金,還不快點走。要是待會兒他們讓你退回去,你後悔都來不及。”

這就是人性,自己的利益永遠擺在首位,他們參加比賽的目的已經達到,絲毫不顧及舉辦這次比賽主辦方的感受。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有自己的工作,來這裏無非是為了錢。

當然,江夏並不害怕他們離開;反而他們的離開幫自己淘汰掉了一部分人。

早在報名的時候,他們已經簽署了相關的協議。其性質變向的等同於:江夏花錢買了他們的設計圖稿。

只要有一個人帶頭離開,剩下的人便蠢蠢欲動。

十五分鐘之後,江夏再次站到大家的面前。她看著自己面前有且僅有的五位設計師,笑著點了點頭。

“你們怎麽沒走?”

“您剛才不是說還有事情要宣布嗎?”

“是的,我們對您即將要說的事情非常感興趣。在參加比賽之前,我還特意了解過盛夏服裝廠的信息。我很看好你們服裝廠,所以想要留下來問問有沒有加入的機會。”

接下來的半天時間,江夏和周海笙對這五名設計師進行了面試。

除了一名設計師因為家庭原因,暫時沒辦法離開廣州之外,其余四名設計師都願意去到盛夏服裝廠所在的縣城。

第一名那個皮膚黝黑的余小漁也包含在其中,她是最先跟江夏簽訂勞動協議的人。

這麽一耽擱,十五天很快就過去了。

江夏接到大哥的電話,說是阿阮的頭磕在花壇上,情況有些嚴重,希望她能夠盡快返回。正好設計師的招聘工作也已經完成,原定的上海之行只能推遲到下一次再去。

劉阮受傷讓江夏心急如焚,她買了當天的飛機票飛回去。江夏把善後的工作交給周海笙,讓他處理完手續上的事情後,領著這些設計師一起返回盛夏服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