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番外:融入鄉村生村活的蘇先生

蘇先生要開始種地了!

吉安村的老老少少都在說這件事。

並不是蘇嶽不當村裏教書先生了,而是蘇嶽決心教書之余要從事農務、增強體質。起因是蘇嶽之前的那一場曠日持久的“打擺子”。不過前一夜來被蚊蠅咬了兩口,挨不到天亮就頭疼、出汗、打寒顫,上下排牙齒“叩叩叩”地發出令人牙磣的聲音。

打擺子在村裏可太常見了,壓根不是什麽大事兒。

桂枝生在樹梢,細眉細眼,看似輕衣薄衫,不經風雨,實則不然。細嫩的枝條,剪下,切成寸長小節,曬幹,是謂桂枝。村裏誰打擺子,熬兩碗濃濃的桂枝湯服下,捂一身汗就好了,可是這位蘇先生,村裏的媳婦兒、婆子們說起來就要捂嘴笑,桂枝湯喝了兩三天了還只是有所好轉而已,仍然躺在床上起不來床,到底是讀書人,看著架子好,卻不經折騰。

本來吃飯就是湊合,這下子更是吃都吃不上嘴了,村裏倒是有不少芳心暗許的姑娘爭著去送飯,都被蘇嶽給辭了出來。季桂月倒是有心相送,但是也不方便呐,於是送飯的重擔就交給了最讓人想不到、卻也最合適的人——妞子。

粥油、玉米粥、稀粥、藕粉、面條、雞湯,尤其發散清熱的食品,如綠豆、蘿蔔、白菜、梨等成了主角。

許是成長環境的關系,妞子十分會照顧人、看臉色。蘇嶽擰眉閉著眼,妞子知他不舒服,擰松了毛巾蓋在他額頭上;蘇嶽精神好些、同她聊幾句,妞子就知道先生今兒身體還可以,就告訴蘇嶽給他帶的什麽飯菜,如何如何養人雲雲,自然了這些飯菜養人都是杜小芹做時同季桂月有一搭沒一搭聊到的,都被妞子聽在耳朵裏。

病一天天好起來,蘇嶽同妞子也就越相熟,也對於杜小芹,這個一直存在於妞子口中的人,莫名地熟悉起來。

病一好,蘇嶽就決定在學堂後頭辟出一畝地來,吃的在其次,更是為了活動四肢、強身健體。

杜大山聞言,鼎力支持,更是送了最最實用的賀禮——一套農具!

?頭是農具裏面的大哥,挖、刨、耙、平都用得上,尤其是山裏人家,?頭幾乎一年四季都離不開。尤其是對付那些盤根錯節的樹根及如同樹根一般的大黃,沒有個耐用的?頭,只怕撐不上三五日就擰成了麻花。山酊子盡管渾身刺疤,但韌性極佳,哪怕彎曲後仍能恢復如初,經過煙熏火燎的步驟之後,木頭的水分和嬌氣消失,變得筆直堅硬,是?頭的最佳拍档。

鋤頭是農具裏的骨幹,莊稼地裏的雜草永遠比正經莊稼長得更快,哪能離得了鋤頭。杜大山送鋤頭的鋤把是柔韌輕巧的嫣紅柳。剔除柳皮便光滑細膩,雖難成棟梁之才卻是受農人們喜愛的農具把杖。

收割莊稼、斬雜草、到山裏林地裏割毛竹,哪一樣都離不了鐮刀,都是力氣活兒,輕巧的木頭只會耽工誤事,杜大山實誠,直接用了珍珠杆把兒,倍兒瓷實,拿在手中沉甸甸,很有勁道。

斧子是吉安村裏家家戶戶都不缺的。沉甸甸的斧子配上一個攢勁兒的雞骨頭木把兒,那些略微凸起的疙瘩摩挲掌心,微癢而舒服,幹起活兒來也得力。

對方最需要的就是最好的禮物,於是這套農具送到了蘇嶽的心坎裏,與杜家聯絡也就愈發密切起來。

蘇嶽發現自己越來越適應、融入和喜愛村裏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為村裏的孩子受業解惑,平靜而充實。

養蠶讓杜小芹每日家忙個不停,可蠶的每一步變化都讓她欣喜和期待。

采摘的桑葉撒到蠶兒匾子裏,撒時盡量均勻,重復的就要趕緊拾起來放到沒有桑葉的地方去。有三眠的蠶兒白白胖胖的,從葉子底下爬上來從桑葉邊緣吃起桑葉來。而那些已然吃飽的有的昂著頭,有的則懶懶地趴在桑葉上不動,妞子和安安偶爾頑皮,捉了一只蠶兒放在手上,蠶兒爬動,弄得手心癢癢的,連忙放回竹匾之中。

快結繭子時蠶身就會變成透明的,杜小芹就要將麥稈兒剪成一尺多長、絞在稻草繩子上,讓預備結繭的蠶兒爬到長長的、如同刺猬一般的稻草長壟子上做繭子。

蠶兒結繭前吃桑葉的食量很大,不管是嫩桑葉還是老桑葉它們都吃。家裏的那畝桑樹園裏的堪堪夠吃,有時還得挎了蘆葦籃子和籮筐到張二娘家的園子裏采些去,

不比蠶兒小時候采摘嫩桑葉,這時候的桑葉得用剪子成枝條成枝條的剪下來,爬上高大的桑樹,用剪刀將桑葉剪下來扔到地上,地面上的人抓緊時間撿拾,一會兒就裝滿了整整一籮筐,等幾只籮筐都裝滿了,便二人挑著一擔,除了扁擔兩頭的籮筐,扁擔之間還會套了幾只裝滿了桑葉的竹籃子,擡回家中。有承望,爬樹剪桑樹枝的活兒蘇嶽也會來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