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不似那納粟求官的資格淺

欒縣丞看中吳文博不僅僅是因為他考上秀才的結果,更是因為他考取的過程。童子試關卡重重,多的是屢戰屢敗者,其中卻也有其他入仕途徑。那些沒有經過童子試、科考的,也能參加鄉試,方法即是所謂的“納粟入監”,也就是花銀子捐一個監生,從而取得鄉試的參考資格,能斥巨資著此事者非富即貴,大部分有錢不學的人捐了監後並不入場應試,因此上這個途徑“捐”出來的監生往往被同僚看輕。憑吳文博的家底要替他捐個監生容易得緊,可他愣是爭氣,自己給考出來了,正所謂“這是條青雲路,早著鞭,不似那納粟求官的資格淺。”

兜轉了一圈再見面,情形卻已然大為不同。雙方心裏都清楚,這件親事基本算是定下來,只不過給二人遞了個台階碰個面罷了。

池邊竹林颯颯作響,應和著習習涼風,初夏的午後於池亭內賞魚恰是美事。

“小曼姑娘,你用這竿來釣吧。”吳文博有些害羞得給李曼遞過去一杆放好了魚餌的魚竿,魚線講究,是將結繭蠶體內的絲漿收集後,人工拉成單股粗絲,自然幹燥後形成的絲線較之常用的麻線更加柔軟、光滑和透明。竹子砍下來是彎的,用火烘烤之後再用重物壓直便是魚竿,韌性極佳。

不知是不是功名的加持與光環,李曼如今瞧著吳文博倒沒以前那般看不順眼了,接過魚竿,將絲繩拋下,不過十來句話的功夫就有一條楊葉竄兒吞了鉤子、漂兒跟著墜了下去,李曼趕緊將魚竿一挑往旁邊的地上一撩,活蹦亂跳。

旁邊伺候的丫鬟早得了吳夫人的命,不得太過湊前,於是撿魚的活兒就成了吳文博的了,他哪裏幹過這個,在滿地上亂抓,那楊葉竄兒形狀細長滑溜得很,吳文博抓了幾次都未成功,急得臉都紅了,李曼瞧著他出糗卻“噗嗤”笑了出來,卻也讓吳文博松了口氣,又抓了幾把終於抓了起來,雙手捧著擱在小瓷壇子裏頭用清水養著。

“你來吧,卻要看看咱倆誰運氣更好些。”李曼想著臨來前姨夫諄諄囑托,也不敢一味嬌蠻,將魚竿又遞回給吳文博,讓他也釣了試試。

吳文博簡直受寵若驚,將釣竿垂下,手裏覺著絲繩往下一墜,忙不叠拎起來卻是個空鉤子,又扔回去半晌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鉤絲動了拎起來仍舊是空鉤,將鉤子拿近一瞧,卻原來往裏鉤了:“怪不得釣不著呢,看來還是姑娘你的運氣好!”招手讓一旁的丫鬟過來將鉤子敲好,換上新魚餌,上邊兒復又貼好了蘆葦片兒,都弄妥帖了遞給李曼。

這愣頭青看來也不是一無是處,這一番舉動讓李曼心裏十分慰貼,接了過來,卻也是巧了,剛沉下去就又釣上來一條,比方才那條還大上些,李曼心情極佳。

“我倒是想問你一事。”

吳文博立即應承:“姑娘請講!”

“我聽姨媽說,姨夫要給你個刑名師爺的差事,你怎麽卻非要推辭,去當什麽書啟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