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評(第2/5頁)

三個人,成了一個死局。

沒有人會輕易地放手,放棄當初的執念。

念由心生,長念為執,執念便苦,苦念更執。

雖然如此的悲辛,他們卻都在苦苦地堅持著。

他們堅持最初的選擇,是因為當初的心動,還是舍不得放棄這麽多年的堅持?是真正地愛慕著對方,還是愛慕上這份難得的執著?

要清楚,這執著的等待中,為了讓自己能夠等待下去,我們是會盡可能美化著等待的那個人,會只看見自己想看見的,而看不見一絲一毫自己不想看見的。即使看見了不想看見的,也要想法設法使自己相信,那些不想看見的,其實就是不存在的。

如若不然,如何等下去?

設想一下,如果看見自己等待了良久的人,竟然與自己所想的大相徑庭,那是多麽的不堪,那是比等待更絕望的不堪!

因為自己多年的執念,就會成為一個天大的笑話!

為了不讓執念破碎,為了維持那份完美,便願意一直等下去。至少在想念中的那個人,會是如此的美好,足夠慰藉著自己的心。

執念,執念,執著了這麽多年的念,到底是值,還是不值呢?

人生便是,選了一條道,其他的永遠成為如果。

選了一直如此的執念,那麽其他的風花雪月,便於己無關。

執念便是,美麗的等待與等待的美麗。

愛之荒原

風過水無痕

很久以前聽朋友說,青藏高原上有一種植物,生長速度極慢,即使長達百年,從地面上看去,也只是擠擠挨挨的一叢灌木,但地下的根極深極密,仿佛用畢生的精力構築於地下的城堡。用之生火,地上的部分就像稻草一樣,燃起一把大火後,很快便化為灰燼,真正被當地人當做燃料的,是根,燃燒的時候,像煤,火焰經久不熄。

我一直都認為,子言對林堯的愛情,也是如此。

那愛如此平凡,即使一直生活在她身邊的人,也只能隱隱約約看到那朦朧而飄搖的愛戀,總以為,那只是曾經短暫的燃燒留下的灰燼,風吹過,便會了然無痕。只有真正想在她心裏紮根的人,如小季,才會真切地體會到,那深埋於地下的龐大根系早已牢牢占據了所有的空間,再也沒有任何其他植物能夠紮根於此。所以,小季只能等待,等待子言願意將它連根拔起。

那愛如此深沉,無論是誰,即使溫潤如玉似小季,陽光熱烈如小虞,熱情不羈如小段,都無法取代林堯在子言心中的位置。哪怕林堯從未像小季那樣溫柔關懷,從未像小虞那樣熱切坦誠,從未像小段那樣勇敢無畏,但只要曾有春天的一場蒙蒙細雨,夏季的一場短暫花開,便足夠子言忘記曾經的漫漫嚴冬,給予她生長的勇氣。

在每一個365天、每一次春夏秋冬的輪回裏,青藏高原上的春夏都是如此短暫,而冬季如此漫長。能在此地生長的植物,也必須要有頑強的生命力。就如子言與林堯的愛情,那芬芳的花開時節總是短暫,而圍繞他們的風刀霜劍與誤會流言卻層出不窮,幸福的片刻總是要用更多的痛苦來換,漫漫嚴冬總是看不到盡頭。然而這愛情的生命力如此頑強,即使子言面對著蘇筱雪的刻意渲染,誤會了林堯的“對不起”,即使林堯誤會了錯認的電話,想錯了子言的眼淚,仍然各自守住自己最初的愛情,堅持心的方向。

子言對林堯的愛情,無論年復一年草木如何枯榮,根卻始終牢牢地紮於地下,靜靜地生長,無論春夏,不管秋冬,無視氣候惡劣空氣稀薄,歷經十一載春秋,而今終於與心脈溶為一體,稍稍碰觸,便疼痛難忍。就算忍痛連根拔起,想要燃盡最後的溫度,也需要漫長的時間。

我一直很害怕,怕失去對林堯的愛的子言,心中會空出一個大洞,沒有了防風固沙的植物,終將變成一片荒原。

所以,我希望,如此熱切地希望,小季會是那劈開喜馬拉雅的神斧,讓溫暖的季風吹拂這一片荒原,融化子言心中終年不化的積雪,吹散漫天雲霧,吹綠滿地荒草,吹開滿山鮮花。

愛你,是我做過最好的事

dearmondy

耳邊一直循環的單曲是Nina輕唱著的What If。淡淡的憂傷,淡淡的渴望,淡淡的自卑,淡淡的堅持……一如子言那倔強孤單的身影,遺世而獨立。

提起筆時,才驚覺我可能錯過了寫長評的最佳時間。

最好的時間,應該是兩個月前,剛剛看完這個小說已更新的所有內容的時候。

那個時候,是林堯已出國,子言剛工作的時候;

那個時候,是我情緒最激動,心情最澎湃,感觸最良多,理智最失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