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2/3頁)

自然而然,這讓從前在北夏治理下艱難求生的民眾生出一種受寵若驚之感,對賜予了他們這一切的寬容而仁愛的北燕皇帝慕容替,更是感激涕零。

在很多人看來,好不容易終於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他們其實並不希望改變現狀。

只要能給予自己一個安穩的生活,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最上頭的皇帝來自何族,其實又有什麽緊要?

所以應天軍在此前的東進路上,在當地民眾那裏,雖稱不上敵對,但並不如何受歡迎,這倒是真的。

就在結束還沒多久的這場黽池之戰裏,剛開始的時候,李穆派出去偵查地形的先遣小隊因地勢復雜,一時迷路,求助於遇到的當地人,對方甚至故意指點錯誤方向,險些貽誤了軍機。

就在駐於此處的這些時日裏,雖然大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但附近民眾對應天軍的到來,依然如避蛇蠍。

這和從前在南朝時,軍隊深受民眾擁戴的一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將士們正憋著一口氣,卯足了勁,想一鼓作氣拿下洛陽,突然得知這個消息,如何不群情激憤?

李穆神色凝重,並未多說什麽。等眾人罵完了,情緒漸漸有所平復,便下令將軍隊一分為三。

一支負責斷後,避免北燕軍隊聞訊趁勢偷襲。

主力回兵到弘農,暫時在那裏等待後命。

另一支由他點選的人數為三千的精銳騎兵,則今日立刻動身,由他親自帶領,輕裝趕回關內。

將領們雖心有不甘,但無不奉命。事情安排完畢,各自行事。

天空陰沉沉的,大雨再次瓢潑。當天,李穆便和這五千輕騎,冒雨踏上回程。考慮到路上可能會遭遇斷橋斷路的情況,騎兵還隨身攜帶了鎬鏟繩索等器械,以便搭橋通路,迅速排除障礙,早日返回。

才一夜,到了第二天中午,這支騎兵已是行出了數百裏地。一早起,天又下起大雨。眾人雖身穿蓑衣,但半日淋雨,早已渾身濕透,無不饑渴疲憊。恰附近有個名叫許村的村落,村口有間祠莊,門鎖住了。李穆便派了個會說話的手下進村借地,容士兵暫時入內避雨。

片刻後,士兵出來,道村民相互推諉,都說不知鑰匙在何人手上。

“大司馬,上去一腳踹開就是了!和那些人羅嗦何用!”

一個脾氣暴躁的副將,聞言怒氣沖沖,下馬就要上去踹門。

如此的冷遇,並不止這一地。先前東進之時,大軍也有遇到過類似情景。李穆早見慣不怪。望了眼不遠之外,幾個躲在門窗之後偷窺這邊的村民的身影,微微皺了皺眉,道:“罷了,再去前頭看看吧。”

眾人奉命,各自上了馬背,待繼續前行,突然,一個士兵喊道:“前方有人來了!”

李穆轉頭,看見對面,冒雨來了一隊十幾騎的人馬,風馳電掣,到了近前。

“是高將軍!”有人眼尖,認出了當先那個身穿蓑衣,頭戴鬥笠的少年將軍。

李穆早看見了,催馬上去。

高桓也看到了李穆,面露驚喜之色,喊了一聲“姐夫”,從馬背上翻身而下。

“姐夫!我大兄退兵了!”

“義成也解圍了!平安無事!”

“我帶了軍隊和糧草過來,弘農路斷,大隊無法通行,暫時停在那裏!”

“我怕姐夫收不到確切消息擔心,自己便先繞路過來,好向姐夫報訊!”

高桓一邊跑,一邊高聲嚷道。

李穆身後的將士,聽得清清楚楚,無不面露喜色,送出一口長氣。

李穆飛身下馬,雙足踏著沒過腳踝的泥濘,一個箭步上去,緊緊地抓住了高桓的胳膊。

“你阿姊呢?她如何了?她在哪裏?”

高桓喘了幾口氣,抹去臉上的雨水,笑道:“姐夫放心!我阿姊此刻人就在長安,平安無事!”

……

天黑了下來,一行人在許村前頭幾十裏外的一處高地過夜。

李穆命士兵在此暫時紮營,等後頭軍隊到達匯合之後,便一並發往弘農,清道修路,補充糧草供給,待天氣好轉,再做下一步的計劃和行動。

一頂一頂的軍帳,豎起在了高崗之上。雖很是簡陋,但卻能將風雨遮擋在頭頂之外。

在泥水和雨水裏趕了一天一夜路的士兵安頓好後,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夜深了,李穆的營帳之中,燈火卻依舊亮著。

他應當也是乏累了,但整個人,卻心潮起伏,沉浸在高桓在今夜帶給他的消息裏,久久無法入睡。

高桓向他描述了他的阿姐離開建康之後的一路經歷。從請陸柬之的救兵,說到被榮康追捕落水。從那頭一路追隨她來到長安的如今已被長安民眾視為神獸的靈性白虎,說到當日高允如何在慕容喆的助力下奪了高胤兵權,發兵城下,危急之時,她趕到兩軍陣前,送來了高嶠當日留給她的那枚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