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頁)

那座城池,更是承載了關於她和李穆在一起時的無數的回憶。

一別便是數年,不知刺史府後院裏那座石亭旁的黃竹,竿竿依舊否?夏日黃昏她幫李穆沖過涼的井,水清冽依舊否?窗前她種下的那一片花,又盛開依舊否?

她歸心似箭,連做夢都想快些趕到義成,又何懼行路辛勞,曉行夜宿,一路北上,到了八月底,終於漸漸接近義成。

這日晌午,行到一座山梁腳下,頭頂日頭正當火辣,洛神見眾人辛勞,便叫大夥稍作歇息。

水路加上陸路,已經走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這裏距離義成,終於只剩不到數百裏的地了。

翻過這道山梁,三四天內,應當就能抵達。

一路輾轉到此,洛神本已很是疲累,但想到很快就能到了,精神又倍加振奮。坐在山腳下的一片樹蔭裏,喝了幾口侍女遞來的水,眺望遠方之際,方才被派去翻山探路的士兵已是縱馬疾馳歸來,喊道:“山那邊有大隊的軍隊,正往義成方向而去!”

這幾年,這一帶原本活動著的所有勢力都已被李穆清掃幹凈。義成有一支大約兩萬人的日常駐軍,由郭詹和戴淵留守。這裏離義成,不算很遠。

洛神的第一反應,軍隊應當是義成守軍。

但很快,她就意識到,事情仿佛沒那麽簡單。

李協樊成向那士兵問了幾句話,李協翻身上馬,帶了幾個人,迅速朝著山梁而去,樊成則將所有的士兵集結到了洛神的周圍,神色異常凝重。

洛神問他:“軍隊不是我們的人?”

“看樣子似乎不是。但方才隔得遠,瞧得也不太清楚。夫人先莫擔心。李都衛已去探查,等他回來,便知詳情。”

洛神心口咯噔跳了一下。

倘若山梁那邊此刻正發往義成的那支軍隊不是自己人,又會是誰?

就在這一刻,她忽然想起那日自己離開白鷺洲時,堂姐高雍容最後說的那一句話。

她對自己說,李穆是沒有明日的。倘若她走了,她必會後悔。

那時她對那句話,並未多加留意。

但是就在此刻,她的心裏,忽然湧出了一種濃重的不祥之感。

……

李協回來的時候,抓了一個脫隊的斥候。

從對方的口中,洛神聽到了一個可怕的消息。

那支軍隊發自西南的巴東,由太守榮康親自率領,兵馬五萬,一路急行,目標是襲取義成。

這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仇池也已被控制了。

以兩萬對五萬,再加上仇池從側助力,義成如何應對?

她爬上山梁,入目所見的景象,叫她心驚肉跳。

就在山梁的另一側,那片廣袤無垠的曠野裏,滿坑滿谷,被一支龐大的軍隊所充斥。軍隊宛如密密麻麻的蟻群,正朝著義成的方向而去。遠處,塵土飛揚,隱隱有野獸的咆哮之聲隨風入耳。

那是來自仇池的獸軍兵團。

義成已經不能去了。

幾人很快商議完畢。

李協即刻趕往義成傳送消息,同時派人奔赴長安,叫長安發兵,馳援義成。

洛神則暫時停留在原地。樊成尋了一處隱蔽的藏身之所,建了個臨時的宿營之地,一行人暫時落腳下來。

三天之後,派去義成方向打聽消息的人回來了。

榮康的軍隊已經開到了義成之外,展開了猛烈的攻城。

這幾年間,為方便長安和義成之間互通,更為保證長安能在最快的時效裏收到來自義成的任何消息,李穆在連通兩地的那條軍道之上,每隔五十裏,便設一個驛點。

信使五十裏更換一次馬匹,日夜兼程,消息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傳送,兩天之內,就能抵達長安。

李穆在長安駐有重兵,洛神相信,高桓和孫放之在得知義成被攻擊的消息之後,必定會以最快的速度,組織馳援。

快則七八天,慢則十天。十天之內,援軍一定能夠到來。

以義成城墻的高大堅固,加上城內那兩萬訓練有素的守軍,洛神相信,即便四面被圍,守軍堅持到援軍到來的那一日,應該不是問題。

她在焦慮和期盼中,日夜等待著來自長安的回復。

幾天之後,消息終於送了回來。但事情的嚴重程度,已經遠遠地超出了洛神原本的想象。

就在慕容替向南朝發去囯書求和的同時,北燕也絲毫沒有停止對潼關的進攻。慕容替親自出征,傾舉國之兵,二十多萬人馬,全力西進。

李穆軍隊如今就在潼關一帶,鏖戰北燕大軍,短期之內,必無法脫身。

而自己的長兄高胤,竟然會在這個時候,領著軍隊發往長安,不但已經截斷義成和長安之間的軍道,據說他此行,還奉朝廷之命,接替李穆的長安刺史之位,要接管長安。

這個突如其來的新的消息,令洛神徹底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