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3頁)

在耳畔那猶如萬馬奔騰而來的氣勢磅礴的馬蹄之聲,洛神看到遠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道鋪展開來的長長的黑線。

那道黑線移動著,浩浩蕩蕩,向著這個方向而來。很快便看清楚了,是由無數士兵組成的猶如戰場中的方陣,在前頭一支鐵甲騎兵的帶領之下,邁著整齊的步伐,正朝這個方向行來。

腳下的地面,仿佛隨了這支軍隊的到來,開始微微震顫。

圜丘周圍的空氣,突然變得凝固了。

所有的人,全都轉過頭,用帶著不自覺的敬畏的目光,看著這支打了一個又一個勝仗,至今沒有一場敗績的無敵軍團越行越近,來到近前,終於停在了曠野之中。

大地的震顫,這才隨之停止下來。

李穆頭戴首鎧,身著戰甲,帶著身後三百名英偉挺拔、威風凜凜的將士,從馬背上翻身而下,朝著君王台走來。

他越走越近,太陽的光芒,將他和身後將士身上的戰甲,照得反射出了一片熠熠的亮光。

在洛神的眼中,他便猶如一位神祗,正向著自己而來。

她睜大眼睛,壓住跳得幾乎就要撞出胸脯的心跳,雙眸一眨不眨地凝視著他。

李穆停在了距離君王台數丈之外的場地之上,擡眼,和洛神四目相望。

短得不過一眼的刹那對望,卻也叫洛神感到心滿意足了,胸間驀湧出了一陣微微酸楚的甜蜜之感。

縱然聚少離多,但只需一眼,如此一眼,便已夠了。

她知道,他亦在想念著自己。

李穆收回了和妻子短暫相望的目光,在周圍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之下,帶著身後的將士,向著台上那個分明已經被方才那陣軍容氣勢驚嚇得臉色發白的孩子,沉聲說道:“臣李穆,奉命平定東南教亂,仰朝廷之威,得軍中將士不惜死力襄助,幸不辱使命,恢復東南,亂首吳倉已被戮,現將戰利呈上,請陛下過目!”

他話音落下,身後將士向兩側分開,只見百余士兵推著數十輛輜重車上前,打開車蓋,露出一箱箱的財寶。早有禮官在旁高聲點唱,總計上百箱的金銀。

周圍民眾遠遠看見如此多的耀目金銀,發出一陣驚嘆之聲。

上遊許泌之亂之所以能順利平定,靠的亦是他及時勸降楊宣,但此刻,他卻絲毫也沒未提及此事,仿佛便和自己毫無幹系。

距離坐得近,洛神看到阿姐暗暗捏了一把幼帝的手,似在暗催他在臣子面前保持帝王之儀,隨即叫平身。

“李卿勞苦功高。這些金銀,想必都是教亂這些年於民間搜刮所得。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正好充入國庫,以補先前為這戰事所耗的虧空,大司馬以為如何?”

李穆道:“聽憑上意安排。”

高雍容面帶笑容,緩緩地站了起來,目光環視一圈,高聲說道:“諸位將士,爾等於國難之際,挺身而出,立下大功,如今凱旋,陛下迎軍於此,朝廷亦會依功犒封。”

“爾等忠肝義膽,無上榮光,足為萬世之表。望從今往後,繼續為我大虞效忠,此為陛下之願,亦為我大虞之幸!”

堂姐的聲音,還在洛神的耳畔回響著,隨即就被周圍百姓發出的震天撼地般的歡呼之聲給淹沒了。

這一場犒軍,場面浩大,君臣相和,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此的振奮人心。

於千鈞一發之際力挽狂瀾,憑著一己之力扶正了大虞將要傾覆的半邊江山的大司馬李穆,功勞不可謂不高,他卻謹守人臣本分,絲毫不見半分挾功自傲。

而蕭氏皇家,皇帝雖然年紀幼小,所幸太後英明仁愛,有如此太後輔佐幼帝,實為國之幸事。

許多有幸親身經歷過白天這一場犒軍大典的民眾,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日裏,提及今日的盛大場景,無不是津津樂道,經久難忘。

……

這個白天,李穆後來一直就沒有再在洛神面前露面了。

洛神知他有事在身,犒軍結束之後,先行返回家中。

夜幕降臨。她早早地沐浴,特意往澡水裏添了香料,沐浴完畢,從香湯中起身,擦拭發膚,穿上那條早幾天前就已挑好的最能襯她一身雪肌的煙紫色的軟羅裳裙,坐到了妝台之前,梳理自己那頭光澤美麗的長發。

等長發幹了,梳好,起身移到美人榻上,靠在那裏,手中握了一書,一邊漫不經心地看著,一邊側耳聽著外頭的動靜,漸漸出神之際,忽又擔心自己並不夠美,光彩不夠動人,又拋了書,回到妝台之前,跪坐下去,一手握著一面銅鏡,照出自己的面容,另手一只纖纖玉指,從玉盒裏挑了一小抹用玫瑰汁和著上等香料做的口脂,正要點到自己的唇上,好讓面龐看起來更鮮艷嫵媚些,忽然,手停在了唇瓣之上。

透過鏡面,她瞧見身後多了個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