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3/5頁)

只是到了這裏之後,事事都和建康不同,有時為了方便,難免權從。洛神又最是心善憐弱,對著下頭的人,毫無架子,城中城民,對她也極是敬愛,人人親善,日子久了,阿菊漸漸也就放開了些從前規矩,加上那幾日情況特殊,一起全都混居,那日她又忙著帶仆婦侍女們做事,一時疏忽,才釀出如此禍事。如何不自責,不後悔?

洛神怎忍心讓她如此自責。急忙扶她起來,又讓眾人也都起來,說是自己的疏忽,叫她們不必過於自責。

阿菊拭淚,起來後,領人服侍洛神安頓。等安頓完畢,叫瓊樹留她跟前隨聽使喚,隨後將所有人都召到另間屋裏,說道:

“你們都給我聽好了。方才小娘子說是她的疏忽,那是她心善,給我們這些下人臉面。我們卻不能自己不要臉面!”

眾人鴉雀無聲,氣氛凝重。

“自打來這裏後,也是我怠慢,從我開始,就把從前的一些規矩都給丟掉了。這回的事,若論錯,最錯是我!你們也都跟著我,忘了自己來這裏,首要之事,是先伺候好小娘子!”

她目光嚴肅,掃過面前的一堆人。

“別的事,小娘子吩咐下來的,不是說不重要,我們也要去做,但你們給我記住了,無論何事,都比不過伺候好小娘子一件事!”

“從今日起,我給你們安排輪班,輪到的人,就是外頭天塌了,人要死了,也不用你管!不論白天還是晚上,有事無事,出了這個院子,小娘子的跟前,決不能沒人!更不能再讓來歷不明之人,隨隨便便就能靠近於她!”

“這回幸好小娘子無事,平安歸來,否則,不是我嚇唬,你們自己也知道的,從我開始,一個一個,全都別想活了!

“聽見沒有?”

她聲音異常嚴厲。

“聽到了。謹遵嬤嬤教誨!”

眾人齊聲應是。

阿菊微微點頭:“記住就好。都去做事吧。”

……

後院,阿菊痛定思痛,教訓仆婦侍女,以杜絕隱患,當日,刺史府前庭,李穆才送洛神回屋,出來,便看到蔣弢樊成等人,也是跪了一地,叩頭請罪。

李穆沉默了半晌,叫人都起來,說道:“此次出了疏漏,錯自我始。亡羊補牢,查漏補缺,吸取教訓,才是正道。”

樊成羞愧無比,自責當日失職,帶著身後之人,遲遲不起。

蔣弢亦面帶慚色,道:“還是我辦事不慎。義成如今名氣漸漸傳開,往後,流民湧入只會越來越多,探子細作,怕也是少不了的。這回是鮮卑人慕容替,叫他鉆了個空子,下回還不知是何方來的。刺史營救夫人的這些日,我已將全城城民全部重新排查過了,但凡孤身前來,無有親友相識者,全部另外登記造冊。往後所有新入城者,亦如此行事。”

“先前城民少,也未有規矩。如今人越來越多,擬每十戶定一戶長,負責管事,再擬頒令,叫城民警惕身邊舉止異常之人,有情況,立即上報,若抓到奸細,便有獎賞,以杜絕再混入奸細。”

孫放之亦道:“那幾千降軍,我亦分散編入各伍,交由郭詹戴淵等人訓用。軍中每日切口,隨時變換。刺史放心,這一塊,決不會出紕漏的。”

李穆起身,抱拳道:“當初你們毅然隨我同來此地,一年不到,這不毛之地便有今日人氣,軍隊亦順利擴張,勝名遠揚。我李穆便是有三頭六臂,以我一人之力,也是決計不可能有此成果。還有樊將軍,亦是辛苦。全仰仗諸位,才有義成今日,有我李穆這個刺史之實。如今一切只是開始。強敵更在後頭。從今往後,更需諸位鼎力。”

他看向蔣弢和樊成。

“我來之時,夫人特意叫我告訴你們,此次意外,她本人疏忽,占大過錯,她已歸來,安然無恙,叫你們不必再為此事負疚。你們都聽她的吧。此事過去便罷。往後不要重蹈覆轍便是。”

樊成感激萬分,叩頭道謝。

李穆扶他起來,轉頭,看向蔣弢:“我不在的這些日,可有何新的消息?”

蔣弢點頭:“我正想告訴你。楊將軍前日派了一人前來送信,道許泌和陸光決議聯合出兵,趁著西金北夏爭奪長安,出兵攻打豫州。他已接到許泌之命,正預備出兵。”

說著,遞上一封信。

李穆接過,展開信,看了一遍,沉吟不語,只將信,遞給了蔣弢。

蔣弢忙和孫放之一起看。

孫放之咦了一聲:“陸光派他兒子鎮軍?他不是去交州當太守了嗎?陸光這是想趁新皇帝登基之際,打個大勝仗,好讓陸家翻身?”

“這個陸大公子,我人是沒見過。但聽聞先前,也是建康數一數二的風流人物。倘若這回,他真能取勝,從北夏手裏奪回豫州,那可真是立下大功,風頭無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