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2頁)

這個縣主,高嶠也是知道的,乃蕭氏旁族的一個女兒,性格豪爽,小時起,和蕭永嘉的關系便很不錯。

蕭永嘉的人緣不好,這些年,剩下往來的人裏,就數和她關系最為密切了。

原本也沒什麽。

但這個縣主,曾死了三任丈夫。剛前些時日,好似又嫁了第四任。是個官職低微的黃門散騎,不但比縣主小了十幾歲,且貌若潘安。成婚之時,蕭永嘉還曾送過賀禮。

高嶠愣住了。又問歸期,門房道是不知。

他在門口立了半晌,心中慢慢有如貓抓,極是不安。

不過遲疑了片刻,便決定,立即親自去將蕭永嘉接回。

畢竟,女兒的事情,最為重要。

他急著要尋她商議。

他匆匆折回,棄車騎馬,一路疾行,終於趕到了懷德縣,尋到地方,命人前去拍門。

門打開,下人得知這個連夜來此的中年男子竟就是長公主的丈夫,當朝尚書令高嶠,十分吃驚,急忙入內通報,又將他引入。

高嶠匆匆入內,人還未到宴樂大堂,遠遠便聽到絲竹之聲,不絕於耳。

待被引入,立於門口,見堂中華燈璀璨,亮如白晝,美酒佳肴,客人盈堂,更有伶人吹笛奏笙,舞者繞柱翩躚。

如此縱情作樂的夜宴景象,在建康那些追求享樂的達官貴人家中,幾乎夜夜上演,高嶠早司空見慣。

站在門口,兩道目光便搜尋蕭永嘉的身影。

一眼看到她斜斜側臥於一張鋪著錦席的闊榻之上,一手支頭,另手拈了一柄團扇,面前半杯殘酒,笑吟吟地看著縣主和她那個年輕丈夫在旁玩著樗蒲。

周圍歡聲笑語,蕭永嘉的側旁,繞著殷勤服侍的美婢俊童,她面上亦帶著笑。一雙眼睛裏,卻分明顯露出了幾分心不在焉的疲態。

忽然,眼角風掃到了立在大堂門口的高嶠。

她一怔,迅速轉臉,看了一眼,見果然是他來了,臉上笑容,微微凝住。

高嶠的闖入,極不和諧,頓時打斷了宴樂的氣氛。

所有人的視線,都投了過來。

縣主急忙起身,帶著自己那個小丈夫來迎。

高嶠微笑道:“連夜登門,實是冒昧,只是有一急事,要尋長公主商議。家人道她來貴處做客,我便不請自來。若有打擾,還望見諒。”

長公主和高嶠夫婦不和,縣主自然知道,又清楚蕭永嘉的性子,不似自己想得開,想她一人長居島上,女兒如今又不在身邊,未免孤單,前些日,便趁著自己做生日,將她邀來。

忽見高嶠這般冒出來,極是驚訝。聽他口中說有急事,觀他神色,心裏總覺不像,口中卻順著道:“高相公怎出此言?前日因我賀生辰,才將長公主邀來。舍不得放她走,又強行留至今日。不想卻耽誤了高相公的事,累你連夜大老遠地從建康趕來。怪我不好!”

說著,回頭催蕭永嘉:“阿令!快些,高相公尋你有急事!”背著高嶠,朝她暗暗擠了擠眼,略帶促狹。

蕭永嘉慢慢地從榻上坐了起來。

高嶠盯著,見一美童跪地,為她穿屐。

她趿上木屐,走了過來,看了眼高嶠,道:“出去說吧。”

高嶠跟著走了出去,隨前頭的蕭永嘉,停在庭院的一處涼亭前。

蕭永嘉叫人退下,望著高嶠:“尋我何事?”

高嶠轉頭,看了眼四周,見光線昏暗,近旁無人,猶豫了下,靠得近了些,壓低聲說:“阿令,前次……實在是我不好……我一時昏了頭,竟對你做出如此之事……回去後,我很是後悔。這些時日,早就想來給你賠個不是……”

“高嶠!這就是你尋我說的急事?”

蕭永嘉原本態度還算和氣,突然仿佛怒了,微微提聲,打斷了他的話。

高嶠一愣。見事情過去這麽久了,自己一提,她就如此態度,可見何等厭惡,不禁倍覺羞恥,老臉一紅。

幸好此處也無燈光,無人能見,慌忙擺手:“罷了罷了,你不愛聽,我就不說這個了……我來尋你,是為了女兒女婿的事!”

“阿彌可是不願回,留在了義成?”

高嶠又是一愣:“你早知道了?”

蕭永嘉皺了皺眉:“李穆可有說什麽?”

“說日後只要朝廷不施加逼迫,不阻礙他北伐,他便永作大虞之臣……”

“那不就結了!”

蕭永嘉點了點頭。

“我進去了。你回吧。”

她轉過身,撇下了高嶠,朝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