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鄉君(第2/3頁)

忽然看見這老東西的頭發已經白了大半,心頭的怒火就彌散了一些。其實他也不是真的很生氣,只是事情發生了偏頗終究是叫人不快的,“這莊子不過十幾裏路,擡腳就回來了。朕說不要護衛就不要護衛,你們怎麽敢陽奉陰違又悄悄安排了這麽些人?”

這話就有些重了,總管太監劉德一和金吾衛同知魏孟立刻齊齊趴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皇帝看了一眼這些跟隨多年的老臣,笑罵了一聲不耐煩地道:“好了,好了,難不成還要朕親自下旨表彰你們及時趕到嗎?這麽多年難得任性一次出宮去賞梅,偏偏還遇到一頭熊瞎子攪事,生生壞了興致!”

皇帝說完就見魏孟一臉的欲言又止,不由有些頭痛這人的頑固和執拗,卻只得耐下性子解釋道:“彰德崔氏一年不如一年,朕還未將他們放在心上。今個去瞧瞧,也是想知道江南道還有多少人想搭崔家的船。行了,再沒有下次了。”

魏孟行事穩重古板,但就是這份穩重古板用起來才叫人放心。皇帝難得自省了一下,今日的一時興致所至,出宮時一個多余的人都沒帶,只怕真的讓這些負責守衛安全的人難為了。擡頭卻看見他仍舊一副躊躇的模樣,二十年的君臣相得,讓皇帝心中“咯噔”了一下,慢慢坐在紫檀雕蕉葉扶手椅上問道:“還有什麽事?”

魏孟跟他兄弟魏勉不一樣,無論當不當差從來都一副正經至極的模樣,聞言雙膝著地恭謹行了大禮道:“微臣年前曾到南苑圍場巡視過一回,管事的說不知怎麽回事,前後幾個月都沒看到過黑熊。還說今年春狩時,只怕沒有好熊掌進獻了,為此還專門跟臣告罪來著!”

紅櫨山莊跟南苑圍場山頭挨著山頭,雖然中間有鐵蒺藜攔著,但是保不齊有什麽活物從空隙處竄了過來。是以先前皇帝對在莊門前突遇見人熊並不感到奇怪,以為這東西過冬時巢穴裏沒有備足糧食,這才竄到山下來找食,先前也只是感嘆一句運氣不好罷了。

皇帝本就是多疑擅忌之人,近幾年猶甚。這會坐下來細品魏孟的話,分明意指這其間另有貓膩,越想臉色越是難看。

真是太好了,如今偶爾微服出趟宮門都有人惦記了!皇帝看著手上雕了獸頭的鹿骨扳指,鼻翼兩旁的紋路深深向下,使得他的半張臉看起來比平日嚴苛許多。他半邊身子斜斜依著椅背,燭火半明半暗地在他臉上不住躍動,半晌之後才緩緩開口道:“既然南苑圍場幾個月都沒有熊,那麽今天朕看到的這頭畜牲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皇帝遇險,朝堂上群臣知曉後不會說皇帝的不是,卻會上本指摘魏孟這個金吾衛同知失職。所以今日救駕之後,魏孟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圍住現場派人細細找尋線索,看到底是哪裏出了紕漏。執掌金吾衛近二十年,他靠的不只是赤膽忠心,還有過於常人的機警和應變。何況那人做事並不嚴謹,幾下就露出了馬腳……

聽著魏孟言簡意賅的陳述,皇帝怒極而笑,“如此說來,這整件事都是老三為了在朕面前演一出好戲弄出來的。卻沒想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那頭熊沒有老老實實地被他一刀殺死,反而一掌拍暈了他。結果若不是裴青和那個傅姓小姑娘,這會他已經見閻王去了!”

晉王應昀成年後一向以文才受朝臣稱許,而應氏皇朝是以武功奪的天下,朝中大半武將都看不起酸腐的讀書人。為此,晉王的文弱一向被人詬病。也許就因為如此,他想出了一個險招。

他先是費盡周折派人找了一頭已經被人馴化的人熊,隔三差五地出宮跟這頭畜生喂招,等訓熟之後就秘密送到紅櫨山莊附近養著。接著又攛掇著皇帝出宮,想在父親面前表演一出奮勇殺熊的好戲,以證自己也有應家男兒的熱血。本來盤算得好好的,只是沒想到自己力有未逮,最後竟然差點折在熊掌之下。

皇帝怒極之後閉目尋思了一會,心思漸漸清明。

晉王作甚要甘冒奇險在自己面前弄上這麽一出,不就是為了與秦王相爭嗎?天家父子不外如是,皇帝嘆了口氣手指在扶手上輕輕敲擊了兩下,“朕看過魏勉遞上來的折子,這個傅百善立了幾次大功,卻因女子之身沒有得到相應封賞。一是在羊角泮射殺倭人頭領,二是頭一個捐獻家產以資海防工事。三是遠赴海上千裏救父,這份孝義可比漢時曹娥。四是今日舍身救下晉王。樁樁件件都值得大書特書,吩咐下去讓內閣擬旨,封傅氏為四品鄉君!”

總管太監劉德一聞言倒吸一口涼氣兒,傅氏封鄉君倒也罷了。只怕這張聖旨一出,人人都曉得晉王殿下是靠了一女子才活命下來。那般注重名聲心高氣傲的一個龍子鳳孫,這個舉措可不比殺了他還難受,由此看來皇帝真的是著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