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茶肆(第2/2頁)

這幾年,鄭瑞靠著長袖善舞的性子在官場上是混得如魚得水。最要緊是,他年紀輕輕竟然在六部二十司衙門混了個大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皇帝在著意栽培,日後少不得是個為宰為相的人物。

今年年初,四十二歲的鄭瑞由吏部四品主事右遷至刑部三品侍郎,放眼滿朝文武,沒有任何人可以與之媲美。特別是鄭瑞上任以來,結結實實地辦了幾件大案要案,收拾了好些品階極高的貪官汙吏,一時間更是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等馬車停在壽寧侯府門口,冥思的鄭瑞心裏已經定好了章程。不等隨從過來服侍,已經極利落地下了車,大步跨過繪了五彩福祿壽並延綿不斷連珠紋的影壁,遠遠地就見長嫂李氏帶著一群丫頭婆子從裏面出來,忙束手站在一邊躬身行禮。

五年前壽寧侯府老侯爺病逝在邊關,皇帝特下恩旨讓世子鄭琰平等襲爵,所以長嫂李氏就是正經的侯夫人了。偏生這大房兩口子為人厚道,依舊將張夫人奉養在正院澄心堂,二房夫妻也照樣住在侯府西院,所以不但鄭瑞極其敬重這位長嫂,就連高氏這樣喜歡占強的人都挑不出這位長嫂一個不字。

這些年氣度越發雍容的李氏站定身子,微微還了半禮笑著問道:“二叔這是打哪裏來,我剛接到信兒,說鑼鼓巷的宋家人回來了,我正準備下帖子去看看呢。一晃十幾年過去,我跟宋家妹子怕是都老成白菜梆子了!”

鄭瑞知道李氏和傅滿倉的妻室宋氏一向交好,得到消息也就不足為奇,只是看她神情還不知道詳情。仔細想了一下,知道這件事始終繞不過長嫂去,就清退了仆從在花廳裏將事情和盤托出。

說到傅百善歷經生死終於將父親從倭國帶了回來,一家人好容易團聚在一起,正準備好生過日子呢,卻又起波瀾。八月十六這姑娘剛剛定下親事,就被心思叵測之人橫插一杆子,硬是上了明年開春的宮選名冊。傅氏夫妻不敢擅自做主,這才帶了女兒提前進京,看有無回旋的余地。

李氏靜靜聽完小叔子的話語,微微皺眉道:“前段日子,宋家妹子倒是給我寫了信,說給珍哥看中了一個小女婿,就是兩年前的那個人。還打趣說兩個孩子就是有緣分,兜兜轉轉還是配成了一對小鴛鴦。我還為那丫頭歡喜來著,尋思著怎麽把安姐留下來的東西給她倒騰過去?“

說到這裏,李氏不由冷笑一聲,“不過我倒是不知後面還生了這麽多的事出來,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元和七年他們劉家人害了咱家的安姐,如今這位秦王又想來禍害安姐的女兒,老天爺怎麽不降下一道閃雷劈死他們!”

鄭瑞嘴角一抽,心想這位長嫂年歲越長性情越發外露,倒是越發姜桂之性老而彌辣了。叔嫂二人簡單合計了一番,就到正院澄心堂見了張老夫人。正在逗弄兩個小曾孫的張老夫人見狀連忙讓乳母們把孩子抱下去,一家人關了房門又細細商量了大半天,才將事情該如何應對理清楚。

傅滿倉得了準信,終於心滿意足地回了鑼鼓巷子。

將消息與妻女說了,一家人才放下了壓在心頭的石頭。結果沒過兩日,宋家大門就又被敲開了,兩個青衣小帽的仆役是專程來送請帖的,說是彰德崔氏兄妹做東,邀請來年參加春闈的舉子和宮選名冊上的女子到小湯山腳下的紅櫨山莊做客。

其中一個仆役說話溫文爾雅,全不像是低三下四之人,微微含笑解釋道:“我家大公子負責招待男賓,兩位小姐負責招待出身官宦人家的女賓,兩處隔得遠遠的,絕不會相互沖撞。只是到時候男賓和女賓們之間要進行一些小賽事,這回還請到了朝中幾位大人做仲裁負責品評,出的彩頭也是極貴重之物。府上小姐要是有空,還請拔兀參加!”

接到帖子的宋知春聽到彰德崔氏幾個字時心中不免一動,又聽到這番不卑不亢卻隱隱有幾分要挾之意的邀請之語,心中更是冷笑連連,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忽生。轉頭吩咐陳溪親自寫了回函,就說青州傅府百善一定按時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