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暗潮潛動(第2/3頁)

鄭長欽終於忍不住,很小心地開口:“陛下,東懷軍雖已叛投端陽,但東懷王已死,東懷軍眾人無首,戰力必定削弱,也未必威脅很大。”

陛下沒做聲。

鄭長欽抿抿嘴,正想再說什麽。

陛下忽然說:“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前,我已派人去了梁國。”

鄭長欽一驚。

“陛下想借兵梁國?”他立刻問。

陛下點點頭。

“梁衛之間素有嫌隙,我致信梁主,希望他借陳衛大戰之機,率兵攻打衛國。只要梁軍出動,衛國壓力驟大,佚王就算再幫皇姐,也不會旁觀衛國遭殃。他既無法坐視,必定回軍自救。如此一來,我們就有喘息之機。”陛下慢慢說。

鄭長欽登時放下心。

太好了!

陛下果然不會認命,而是早有準備,想借兵圍魏救趙。

“陛下妙計!”他欣然說。

不料,陛下卻搖頭:“此計如今已不妙了。”

鄭長欽錯愕:“為什麽?”

陛下似乎一笑,輕嘆道:“我行此計之時,東懷王還在,東懷軍未叛。彼時彼景之下,只要佚王回師,我皇姐便無助力,東懷軍會立刻取勝。可惜時不我待,如今為時已晚。即便梁國發兵,即便佚王回師,皇姐仍有兵力在。因為,她已擁有東懷軍。”

鄭長欽沉默了。

陛下說得沒錯,一個本該奏效之計,偏已錯過了時機。

果真上天也不助陛下麽?

鄭長欽低垂頭:“世事變化無常。不到最後一刻,總難說鹿死誰手。”

他在安慰。

然而連他也分不清,這是在安慰陛下,還是安慰他自己。

陛下莞爾一笑。

“長欽,你不必如此。”陛下看著他,仍那麽平靜,“雖然世事無常,但該來的總會來,沒什麽可不安。”

他不由擡起頭。

陛下已望向門外,神色那麽坦然,猶如一泓鏡湖,正靜候暴風雨的到來。

鄭長欽忽然不知該說什麽。於是,他也望向門外。

外面天方好。

明凈的天空湛藍,那麽清透,那麽純澈,仿佛已經歷暴風雨的洗禮。

梁國。

陳主的書信早已送達梁宮,但梁主卻沒有發兵。

他也在等時機。

乾陽殿。

元烈正在讀一封密信,元極也在。

這封密信很小,幾乎可算一張字條,元烈卻看得很仔細。他看完之後,又遞給元極。

元極也看得仔細。

“兄長,看來居士留下的閑子,如今可以用了。”他擡起眼說。

元烈點頭。

“這次行動若成功,梁衛邊境再無阻礙,我們便可長驅直入。”元極說著,頓了一下,“但衛人經歷上元之變,應該會加強警惕。棋子雖然還在,卻不知能否奏效。”

“論說問題不大。”

元烈略一沉吟,慢慢道:“上元之變距今已半年,這半年來的平靜,會消磨人的警惕。更何況,這次不同上元之變,沒那麽大陣仗。越隱蔽越尋常,就越容易成功。”

“兄長言之有理。”

“所以,我們耐心等待就好。”元烈微笑。

“正是。”元極也笑了。

衛國。

國內上下祥和寧靜。

雖說衛軍正在陳土征戰,但一切順利,國內並不擔心,依舊人人安樂。

除了小衛皇。

他正坐在大殿上,接受眾臣早朝。

朝議還是那麽無趣,不是聽不懂,就是沒意思,真是難為那些大臣,個個還說得津津有味,他們就不覺悶麽!

人老了果然很可怕,自己都不知自己悶。

宇文休呆坐著,幾乎無聊死。

他好想皇叔祖!

雖然,皇叔祖在的時候,除了逼他讀書,還是逼他讀書,讓他簡直想哭,但如今皇叔祖不在,沒人逼他了,倒好像少了點什麽,讓他一樣想哭。

總之都想哭。

既然都想哭,還不如皇叔祖在。

他真的好想皇叔祖。

“陛下,衛邊大軍出征數月,至今未歸。陷入別國太久,委實令人擔憂。”下面有大臣啟奏。

他一下來了精神。

“對對!太久了!”他馬上贊成。小身子騰一下坐好,看向那個說話的人。

原來是苗雋。

兵部尚書苗大人……嗯!他決定開始喜歡這個人了。

“陛下聖明。邊軍肩負戍邊重任,似這般傾巢而出,入別國征戰這麽久,於衛邊安危不利。”苗大人繼續說。

說得太對了!

宇文休連連點頭,小腦袋像小雞啄米,點個不停。

其實大軍什麽的,他才不關心,他關心的是皇叔祖,當然,還有阿顯的姑姑。

皇叔祖真的去太久,這麽久還不回來,也不管人家擔心。還有阿顯的姑姑,也不管阿顯擔心。

阿顯也很擔心的。

雖然阿顯不說,但是他知道,阿顯和他一樣擔心,甚至比他還擔心。

“我也很想大軍回來。”小衛皇苦著小臉,看著苗大人,“可是仗還沒打完,他們怎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