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4/4頁)

“城中之事你們自然該去衙門。”

今夏問道:“若是發現了倭寇蹤跡呢?衙門裏頭衙役有限,怕事的多,只怕不會管。”

看守營門的軍士思量片刻:“你們不妨向戚夫人稟報,她會有所決斷。”

“戚夫人?”今夏一怔,“哥哥你指得是戚將軍的夫人?她能管倭寇的事?”

向一個女人稟報,岑壽本能地皺了皺眉頭,也覺得甚是荒唐。

似乎早料到他們會有此反應,軍士笑了笑道:“你們信我便是,眼下城中能做主的,敢做主的就只有戚夫人了。”

今夏與岑壽將信將疑,向軍士問明了戚夫人所住之處,便尋過去,好在就在近處,行不多時便到了。

叩門之後,一名丫鬟來開了門,目光毫無怯意,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們一遍,這才接過岑壽和今夏的腰牌細看。

“錦衣衛、六扇門……”她復將腰牌還回,“請兩位稍候,待我先稟報夫人。”

“有勞姐姐。”今夏有禮道。

門復關上,今夏朝岑壽晃晃腦袋:“看見沒,連底下丫鬟都這般英姿颯爽,這位戚夫人肯定不是一般人。”

岑壽仍皺著眉頭:“再不一般也只是個女子,這倭寇之事非同小可,她能有何對策。我只想她能速速聯系到戚將軍。”

“小看女人,會吃大虧的,哥哥。”今夏笑嘻嘻道。

岑壽不搭話,只哼了一聲。

過得一會兒功夫,那丫鬟復開了門,朝他們道:“夫人有請,兩位隨我來。”

此處應該是戚將軍在新河城的住處,簡簡單單的一處小宅院,還沒有淳於老爺家的別院大。跟著丫鬟行到內堂,一名穿著半舊藏藍湖縐通袖襖牡丹翟紋馬面裙的少婦正在桌前忙碌,偌大的一張八仙桌上,擺滿長槍的槍頭,狼筅的筅頭,還有腰刀等物,可謂是刀光劍影,寒氣逼人……

“夫人,人帶來了。”丫鬟稟道。

那少婦手上尚拿著一柄腰刀擦拭,聞言擡眼望來,淡淡道:“兩位請坐。看茶。”任憑是誰,讓六扇門的捕快找上門,都不會認為是件好事,更何況還有位錦衣衛跟著。

看著桌上的利刃,岑壽方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眼前這位戚夫人確實非同一般。

“聽說戚將軍的鴛鴦陣甚是厲害,用得就是長槍和狼筅吧。”今夏饒有興趣地看著桌上的兵刃。

戚夫人將手中的腰刀入鞘,看向今夏,微微一笑:“姑娘在京城,也知曉鴛鴦陣?”

“是,我家頭兒對戚將軍改良鴛鴦陣十分推崇,還曾經給我們講過它的諸多變化,如適用於巷戰的五行陣,還有可沖鋒追擊的三才陣。我們對戚將軍都佩服得緊。”今夏笑道。

岑壽瞥了眼今夏,暗嘆:這馬屁拍得真是到位。

戚夫人果然對他們面色和緩了許多,問道:“聽說你是六扇門的捕快,這位官爺是錦衣衛,不知此番上門有何要事?”

“是這樣……”

今夏頗有條理地將整件事情完完整整地講了一般,從杭州城外遇見董三,再到新河城如何對他盯梢,說得甚是詳盡,聽得戚夫人娥眉深鎖。

“不知夫人此處,可有懂東洋話的人,或者可以找到懂得東洋話的人?”

岑壽到最後才問道。

戚夫人微微一笑:“我懂東洋話,我來審他。”

這下,不僅是岑壽,連今夏都微微一驚。“夫人,你也懂東洋話?”她奇道。

“我隨將軍抗倭多年,與東洋人打交道的時候甚多。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所以我特地請過教習先生來教東洋話。”戚夫人起身道,“兩位略坐片刻,我換件衣衫,便隨你們走一趟。”

“多謝夫人!”

今夏與岑壽連忙起身施禮。

戚夫人轉出內堂,今夏朝岑壽擠擠眼睛:“怎樣?我說這位戚夫人不一般吧?”

一位女子因為丈夫抗倭,自己竟然還特地去學了東洋話,這的確不是一般女子。岑壽無話可說,只能點點頭。

“對了,你家大公子為何也會東洋話?”今夏好奇問道。

岑壽嘆口氣道:“老爺對他的要求高,除了東洋話,他還學了高麗話,蒙古話。”

今夏嘖嘖而嘆:“虧得他天資聰敏,若換做是我,苦也苦死了。”

岑壽挪揄她道:“大公子現下不在這裏,你不用拍馬屁。”

“哥哥,拍馬屁這種事情是不分人前人後的,逮著機會就得拍。”今夏一臉正氣地教導他。

早知曉說不過她,岑壽舉手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