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第2/3頁)

很多人情願冒著得罪沮渠牧犍的風險,也要多觀望一陣,不敢投誠。

更何況沮渠蒙遜死的太過蹊蹺,“暴斃”這種事,實在不像是能發生在沮渠蒙遜這種老奸巨猾的家夥身上的。

國內已經有謠言是沮渠牧犍暗中下了毒手,很可能沮渠蒙遜近身伺候的隨從被人買通,有人在飲食中下了毒,否則一國之君出行,絕不可能積勞而死。

在各種流言、否定、觀望,以及各種逼迫之中,沮渠牧犍雖坐上了王位,依舊如坐針氈。支持他的酒泉派官員和敦煌派官員又等著他大肆封賞、升官發財,好回饋他們的擁立之功,偏偏這個時候是最需要安撫人心的時候,沮渠牧犍怎麽可能自毀城墻擼下那麽多老臣換上自己的人馬去?

對外戰戰兢兢,對內如履薄冰,天天都有重臣催促他迎回孟王後,尋找失蹤的沮渠菩提,而他卻知道孟王後十有八九是帶著沮渠菩提和沮渠白馬從此遠走天涯了,對他們的要求不免有些敷衍,這就更讓這些重臣們懷疑他的王位其中有些貓膩。

原本沮渠牧犍想著再過半年一載的,孟王後和菩提再無聲息,他就好好安撫孟家和孟王後原本的世子派老臣,然後齊心協力一起發展國力,兩邊交好劉宋和魏國,成為三足鼎立之中的那個勢力,誰知道就在這個時候,孟家軍突然急行軍回到了姑臧,說是孟王後被魏國俘虜了!

不但孟王後被魏國俘虜了,按照孟家逃回來的士卒說法,沮渠菩提世子也在魏國手裏,是魏國的虎賁軍從馬賊裏搶回來的!

沮渠牧犍一口血生生在禦座上噴了出來。

孟家人言之切切,說是馬賊要拿沮渠菩提世子向孟王後索要贖金,孟王後率領孟家軍去剿匪,卻碰上了正在和馬賊相鬥的虎賁軍,虎賁軍的主帥花木蘭率軍策反了馬賊,奪回了世子,而孟王後也想要搶回世子,於是兩方起了誤會,孟王後被俘虜了回去,只放了孟家軍回來。

這一切和孟王後之前說的完全不同!

孟王後明明和藹的告訴他從此她不再出現在北涼,要帶著一雙兒女前往西域的!為了這個,他甚至暗中告訴敦煌、張掖和酒泉一帶的心腹,如果遇見疑似孟王後的人馬,不但不要為難,還要盡量給予方便,讓他們盡早離國。

現在怎麽就到了魏國那邊去了呢?

這下子,整個姑臧都沸騰了,沮渠蒙遜還未下葬,沮渠牧犍剛剛登上王位沒幾天,一幹老臣就提早派出了使臣,想要前往綠洲交換沮渠菩提世子和孟王後,擁戴他們回來登基。

到了這個時候,沮渠牧犍甚至懷疑是不是掉進了孟家人的坑裏,沮渠蒙遜原本死的不會這麽快,這其中確實有他的手腳,沮渠蒙遜沒有下葬,如果那位會“驗屍”的花木蘭跟著孟王後回來,說不定他就要背上一個“弑父”的名聲,王位也要泡湯。

他好不容易才登上了王位,卻成了多方勢力的眼中釘,就連佛門也隱隱譴責他太心急,更是讓他惶恐萬分。

在這種情況下,沮渠牧犍不得不采取宰相宋繇的建議,派出死士殺掉了北涼擁後派官員們派出的使者,然後命令使者帶著使節星夜趕路,先行找到魏國使團,在魏國人知道國內劇變之前提早訂立盟約。

為了防止孟王後和魏國人聯合在一起,帶著沮渠菩提回國,沮渠牧犍甚至調動了重兵封鎖了風城以西的城市,務必讓魏國那殘余的幾千兵馬不能護送兩人回國。

而在這段時間裏,他要抓緊一切時間穩住魏國,然後收拾國內的殘局,甚至可能殺出一片血雨腥風,只有將局面穩定下來,魏國再想借著沮渠菩提生事,也都為時已晚。

沮渠牧犍不愧是梟雄一般的人物,又有宋繇這樣老奸巨猾的謀臣輔助,他們都摸準了魏國使團現在深陷沙漠,猶如眼瞎耳聾一般,既不知道北涼的局勢,短時間內也無法得到平城的指示,只能按兵不動,等候下一步的消息。

沮渠牧犍缺的就是時間,他要時間調兵遣將、排除異己,要時間抄家滅族,拉攏舊臣,他不能讓魏國往姑臧前進一步。

他將一切都推測的很準備,卻漏算了一個人。

率領手下私兵和鮮卑舊部前往敦煌的源破羌,在接到魏國使團出事的消息後日夜兼程的趕到了風城附近,在帶來了一只值得信任的可靠軍隊的同時,也帶來了魏國使團現在最需要的消息。

他們從敦煌途徑姑臧,一路行來,正好遇見沮渠蒙遜死在半路、沮渠牧健扶靈登位,姑臧城中到處戒嚴,風聲四起,又有沮渠菩提世子未死的消息瘋傳諸州,各地豪酋首領、刺史、地方軍事長官都在蠢蠢欲動,左右觀望。

源破羌前半輩子顛沛流離,和沮渠蒙遜攻破南涼,占據姑臧有很大的關系,他做夢都想向北涼復仇,如今得到了這樣的消息,又取出了敦煌一筆巨大的寶藏,立刻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前往虎賁軍與花木蘭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