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第2/5頁)

“將軍,前幾日嬤嬤托鴻臚寺同文館幫忙找的通盧水胡語的侍從,他們已經給推薦了過來,一共有七人,年紀從十六歲到二十八歲不等,都是身家清白、在官府有錄入文書的良家子。”

陳節把那木匠送走,返回來和賀穆蘭說道:“我讓他們巳時過來,應該快到了。”

“我在廳中看看軍中文書,若是他們到了,你直接把他們引到前廳來。”

賀穆蘭只在待客的前院和後門住的主院布置了一些房間,用於接待客人和自己居住,其他院子都被鎖了起來,等到人手足夠才能用。

她明年就要出使北涼,雖說不是主使,但也需要了解北涼、又身份值得信任的隨從隨扈左右。雖說京中肯定會配相應的譯官、使節,但她要是想在涼國到處走走,希望還是能用自己的人馬,即使花費一筆不小的費用也值得。

畢竟還是本地人,或者是沒有利害關系的人,處事比較公允。

原本她是找素和君求助的,素和君告訴她這樣的人算作門客或者幕僚,鴻臚寺有些通文的小譯官沒有油水,若是賀穆蘭肯給一些財帛,鴻臚寺就會把人“借”給她用。

此外,鴻臚寺的“同文館”負責收錄身家清白、精通多種語言的人才,在合適的時候向出使各地的使團推薦,也做中間人幫忙牽線搭橋抽去抽成,賀穆蘭需要的人找素和君求助是要不到的,但是去找鴻臚寺,卻來的輕巧。

鴻臚寺負責接待各國使臣、掌管皇帝儀仗和出征、朝會等事,北魏又是一個多民族、情況復雜的大環境,鴻臚寺管的就更多,有些職位能撈到油水,有些職位就一點油水都撈不到,比如說譯官。

即使贈與財物也一般給予禮賓的高級官員,不會給這些苦哈哈的譯官,至於有些周遊各地會說各國話想要入別人門下做門客的也不知道有多少,造成大量這樣的人才活不下去。

所以當素和君帶著賀穆蘭跑了一趟鴻臚寺後,沒有幾天就有了消息。聽說為了爭這樣的憂差,鴻臚寺的譯官們自己也是經歷了一番內部競爭,最後才舉薦了七人過來。

賀穆蘭只要兩人,卻一連來了七個人“面試”,讓她忍不住有些錯愕。但想到也許是鴻臚寺做事謹慎,出使又是大事,這樣安排也許也是尋常,錯愕一下後也就坦然接受了。

她一本《尉繚子》還沒翻過四頁,陳節就報已經來了三個人了,他現在過的倒不像是親兵,更像是雜役,沒等賀穆蘭吩咐,就已經把來的三個人放在前廳的小廳裏接待,等到巳時過了以後七人全到,這才引到前廳來。

就憑這份機靈,陳節已經甩了只知道拼殺的蠻古不知道哪裏去。

蠻古暗暗羨慕這位小兄弟會做人,但自問自己沒這樣的天賦,也只能暗地裏磨刀霍霍,希望能隨著賀穆蘭沙場再征戰一番,好得了軍功獲取晉升之路,回到軍中去獲得出身。

隨著陳節進入前廳的七人,分別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兩個中年男人,三個穿著低級官吏服飾的小吏,和一個長得慈眉善目的和尚。

賀穆蘭放下書,正準備好好打量他們一番,卻在目光掃到那個卷發的少年時候不由得一震。

卷發,褐色眼珠,五官長得像是個極為漂亮的新疆少年,腰間還佩著兩把彎刀……

不是後來那位屢屢敗在她手上,還喜歡雕木工的蓋吳,又能是誰?

七人都是持了鴻臚寺開具的薦書找上門來的,身家應該清白的不能再清白了。可是賀穆蘭卻記得這個蓋吳未來是北地盧水胡的首領,帶著一群在刀口上舔血的盧水胡人四處征戰,可是卻是鴻臚寺底下登記過的“高級人才”?

有些詭異啊。

難道盧水胡人已經缺錢到什麽工都打的地步?

也許是賀穆蘭看著蓋吳的眼神太奇怪,幾個年長的候選人已經浮現了“了然”的神色,眼神中有些隱隱的高興。

蓋吳則是面色陰沉了下來,不過卻沒表現出後世的桀驁不馴。

陳節拿出薦書將這七人的身份一一道來,除了最後一位和尚是護國寺一位掛單的遊僧以外,其他六人都是有魏國戶籍的良民。

蓋吳的名字登記的是“吳蓋”,是雍州人士,父親是盧水胡人,母親是匈奴人,所以精通盧水胡系的匈奴話、純正的匈奴話和鮮卑話,年紀雖小,但是在一起來的七人裏,也算是擅長的較多的了。

等賀穆蘭看完他的經歷,更是嘖嘖稱奇。

這薦書上寫的經歷只是聊聊幾句,大致是父親因夏國征戰的緣故戰死,隨著母親到魏國平城投奔舅家,入了舅舅的戶籍,並且因為舅舅擔任魏國的小官,得到這份薦書雲雲。

蓋吳的父親蓋天台是赫赫有名的大首領,卻無人知道他的妻子是什麽人,她相信以蓋吳的天性,這份薦書裏的經歷有大半是真的,那他母親是匈奴人就沒有問題了,而且舅舅還住在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