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豆蔻香·改朝換代(第3/4頁)

六娘子想到這裏,看了一眼惴惴不安的七娘子,腦海裏頓時劃過一道火花,當下便緊緊地握住了七娘子的手,整個人都莫名地激動了起來。

莫非……九王爺是請申王入甕!

後面的事兒發生得有些出人意料地快。

第三日,沈聿白率精兵三萬破城而入!大營紮寨銅雀門前,其中一萬精兵留街搜人,鏟除余孽叛黨,其余兩萬則全部隨帥將直闖皇宮。

當日城頭有護城兵親眼目睹三萬精兵入城的盛況,稱其:驍騎凜凜軍颯如風,整齊劃一氣勢如虹。

沈爺親帥,九王爺如虎添翼。第四日,西宮聯手九王爺,封閣老俯首稱臣,三力聯合,一舉殲滅申王叛軍,申王被活擒,八王爺靖王在太和殿當場被亂箭射死。直到那一刻,皇宮裏的人才徹底明白,原來靖王一直都是申王在宮裏的眼線,靖王和申王本想聯合東宮仁孝皇太後來個裏應外合的,誰知竟大意中了九王爺的計。

第五日,仁孝皇太後在東宮正殿懸梁自縊。

第六日,幼帝退位讓賢,封閣老辭官讓權,新詔隨出,承九王爺為大統之君,九王爺李晉順利繼位。

次月,肅宮完畢,新帝諭詔:改年號為明承,茲定來年為明承元年,宜謹始於承祧,用渙恩而及物,可大赦天下,雲雲恭念先朝之治,必循五聖之謀,思祗率於舊章,用答揚於先訓,尚賴中外列辟,左右忠賢,文武合慮,以輔予治,布告遐邇,鹹使聞知。

其實九爺,哦,不對,是明承帝登基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松了一口氣的事兒,這其中包括十五皇子,也包括前西宮的那位仁賢皇太後。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無論是對十五皇子還是對仁賢皇太後來說,那把龍椅還是太大太重了一些。

且先不談治國富民,就先說權臣叛軍。當時十五皇子等於是半道撿了件龍袍來穿,他被封為太子,被眾人推上皇位,首要解決的就是兩件事,或者可以說是兩個人——權臣封習和叛軍申王。

當時小皇帝,或者說一下子尊貴萬分越級被封的仁賢皇太後所設想的法子是用封習去牽制住申王,最後再將他們兩個一網打盡。可是仁賢皇太後忘了一件事兒,那便是封習有封習的私心,申王有申王的手段,縱使狹路相逢勇者勝,可剩下無論是誰,都不會這麽輕易地任人擺布的。

所以,當時的九爺很聰明地站了出來。或者正如六娘子所猜想的那樣,九王爺一直在等一個最好的時機,於他而言,早已經等了十幾二十年之久,這漫長的歲月中,他早已把整個大周的繁盛藍圖給描繪、潤色了一遍又一遍,所以他不在乎多等這十幾二十天。

或者說,睿智如他,看中的並不單單是一把龍椅、一件龍袍和一塊大方印,他志在宏圖,多年的蟄伏,滿心的抱負,又豈是這幾件俗物能隨意抵消的……不過這些都是帝王心、帝王事,也都是後話了!

申王政變前後歷時十九天,大周國也在這十九天中迎來了全新的希望。

明承帝登基,普赦天下,百業待興,百官待考。十月底,聖旨下諭,加開恩科。十二月,聖旨有諭,輕徭薄賦。明承元年一月,帝下令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二月,帝徹考三品以上官員,下令嚴懲貪官汙吏,皇族世家子孫犯法與庶民同罪。四月,帝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平遠河河道……

不過這些都是於公的,明承帝治國有方,贏得百姓一片贊譽;而於私,明承帝賞罰分明,這其中受益最大的有三人:沈聿白、封長淵和顧望之。

不得不說,沉寂了二十多年的沈家因為明承帝的上台而再次被眾人推到了權臣浪潮的尖兒上。明承元年三月,沈聿白被帝欽封為煜寧侯,成了大周國開國百余年來第三個外臣拜侯之人。且這是恩封的爵位,是以可以子承父位,雖輩輩有降,但若是子孫大器有成,便一樣可以為帝重用光宗耀祖的。

同月,帝又賜煜寧侯良田千畝,廣宅一座,外加的綾羅綢緞、珠寶玉器自也是數不勝數的。朝臣碎言頗多,文官頻頻上奏,唯恐沈家變成第二個封家,可明承帝出言一句:眾愛卿只看到煜寧侯風光無限受賞無邊,卻沒有看到煜寧侯為國沖鋒陷陣舍命殺敵。一句話,看似漫不經心,卻將滿朝文武的閑言碎語壓下了一半。

四月,明承帝傳召封長淵和顧望之,君臣三人歡悅而談。翌日,封長淵被封為通政使司通政使,官拜正三品,協習聞堂師講,顧望之被封為督察院右僉都禦史,官拜正四品,賜府宅一座。帝君此言一出,朝臣又是滿堂嘩然,原因無他,只因封長淵和顧望之都還太年輕,如此聖恩,難免會引人妒忌。

不過眾臣嘩然歸嘩然,可是明面上卻沒有一個敢站出來指著皇上的鼻子說皇上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