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兵發庭州 白衣馳陣(第3/4頁)

來濟沉聲道,“來者可是匍延都督府的將軍?我庭州與處木昆部往日無怨近日無仇,將軍卻興兵來犯,不知是何道理?”

城頭上的庭州士兵頓時都是一愣,那位從西州過來的信使不是早已說了麽,興昔亡可汗謀反,連同五咄陸部的酋長,都被大都護斬於轅門,處木昆部正是興昔亡可汗所領的突厥五咄陸部之一,千裏奔襲,自然是來復仇的,刺史為何還會有此一問?

城下的突厥將領卻顯然被勾起了怒氣,聲音裏帶著鐵石摩擦般的破音,“你們唐人卑鄙無恥,我們可汗和將軍們好心幫你們平叛,你們的那個大都護卻把他們都騙到唐營殺了!這樣的血海深仇,自然要著落在你們身上,不將你們這些唐人殺光殺盡,怎麽能平息我家可汗和將軍們的怨氣?”

來濟略一沉吟,便揚聲答道,“原來如此!多謝將軍告知,此事我並不知情,庭州的軍民也沒有一個知情。請問將軍,大都護殺人,與這兩千裏之外滿城婦孺又有何幹?如今你們已是殺了那麽多唐人,還要如何才肯放過這滿城的百姓?將軍誠然是英雄,是漢子,一心為主復仇,我來濟也不是無膽匹夫,將軍但有所命,來某能辦到的,絕無二話!”

一直沉默的粗壯身影突然揚起頭,聲音冰冷又尖銳,“來刺史,我剛才已送了那麽多人頭給你,你若肯把自己的人頭拋下城來當做回禮,我阿史那都支便依你所言,便算攻下庭州,也不傷婦孺性命!”

他眯起眼睛看著城上的身影,“不知你來刺史能否辦到?”

來濟沉默了片刻,眼角這幾年驀然生出的皺紋慢慢變得舒展,突然大笑起來,“好,多謝將軍成全,將軍請回,我來濟稍後便會自行將人頭送到!”

城頭上頓時一片嘩然,幾位府官與隨從忙道,“刺史不可如此!”“刺史,刺史您莫中了賊子的激將之計,庭州若無刺史,如何守得下去?”

來濟轉身看著他們,臉上是毫不掩飾的欣慰笑容,“諸公此言差矣,是賊子中了來某的激將之計!來某生而不祥於家,長而無用於國,幸得先帝賞識,陛下青眼,得以身居相位,然則未報陛下之大恩,先絓刑罔,雖然蒙赦未死,卻不過是苟延殘喘!如今庭州有難,來某正當以身塞責,上可報恩於陛下,下可無愧於子民,難不成要我獨活於世,至死都不過是個逆子罪臣?”

眾人一時都怔住了,他們自然都知曉,自己的這位上峰出身名將世家,不到八歲便全家蒙難,只逃出他一人;之後雖當上了宰相,卻得罪了皇後,如今長孫無忌一黨已經全被清算,也是只剩下他一個人!他這是,不願獨活於世,等候皇後的屠刀落下……看著來濟五十出頭便已全白的須發,還有此刻容光煥發的臉,眾人嘴裏那些勸阻的話頓時再也無法出口,不少人的眼睛立時都紅了。

來濟環顧了城頭一眼,哈哈笑了起來,“諸公,來某生而無歡,卻能死得其所,何其快哉!諸公當為來某欣然一慶,又何必涕零做小兒女態!長史,守城之事來某便托付於你,若能守住此城,不但是保住了庭州,更是保住了城頭這數百將士的性命,來某九泉之下,也感激不盡!”

他轉過頭來,眼見那幾匹突厥戰馬已回歸本陣,大喝了一聲,“來人,打開城門!”

沉重的吱呀聲中,庭州的城門被緩緩推開,來濟騎著一匹隨手從城門處牽來的白馬,不緊不慢的馳出城門,身後只跟著身形已有些佝僂的阿壽。

回望了庭州城門一眼,來濟跳下馬來,聲音幾乎有些輕快,“阿壽,幫我解甲!”

阿壽眼中含淚,走上一步幫來濟將盔甲卸下,整整齊齊的疊好抱在手中,跪了下來,“小的恭送阿郎!”

來濟身上的明光甲裏並未著大紅的官袍,而是穿著一身嶄新的白色袍子。阿壽眼睛一熱,忍了許久的淚水頓時流了出來,順著臉上深深的皺紋一滴滴的落在了庭州城門下的黃土裏。

來濟的眼中也是微熱,“你快回去吧,當日多虧你機靈,我才能逃出生天,如今又要勞你送我最後一程,阿壽,來濟多謝你了!”說完微微一笑,翻身上馬,頭也不回的催馬沖向幾百步外的突厥陣營。

阿壽怔了一下,突然把手裏的盔甲一放,爬起身來拔腿便追了過去。

城門一開,突厥騎兵們便有些相顧愕然——這位唐人大官,真的來送死了?眼見他脫去盔甲沖將過來,陣營裏更是一片嘩然,“這個唐人是瘋了麽?”有人張弓搭箭,便要射去。阿史那都支卻沉聲喝道,“不許放箭,來人,迎敵!”他的聲音沉肅之極,“唐人雖是可惡,此人倒不失為一條漢子,咱們便給他一個體面的死法!”

數十匹突厥戰馬迅速列成了扇形的隊伍,騎士們高舉彎刀,在馬蹄聲中揮刀迎向來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