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軍令如山 肆無忌憚(第2/2頁)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裴行儉、麴崇裕和蘇南瑾便都衣冠齊整的站在了傳令官之前。傳令官面無表情的展開一紙手令,聲音冰冷而清晰:

“天時大寒,營中兵卒多有凍傷,特令參軍事蘇南瑾即刻將一萬領寒襖快馬送至大營,不得有誤!”

一萬領寒襖?算來恰好要用五百匹馬……麴崇裕擡起頭來,看著滿臉肅然接過軍令的蘇南瑾,心頭的所有疑竇都消失得幹幹凈凈:原來,如此!原來從這軍令下達的第一天起,蘇氏父子打著就是這個主意!難怪他們並不知西州的征糧安排,卻能快刀斬亂麻的定下那門親事,難怪他們會用盡各種手段拉攏西州高門,原來他們原本算計的便不是讓西州征集不齊糧草,而是讓這些糧草根本運不到軍營!

征兵令一下,西州已沒有府兵可派,他們又把高門私兵牢牢的握在了手中,西州城便再沒有多余的兵力。如今,蘇南瑾冠冕堂皇的一走,那些“馬賊”或“逆黨”便該來襲了吧?自己這兩百多名護衛加上那五百名早已被訓練得無心戀戰的部曲,怎麽可能守得住這兩千多車的糧米?若是糧車被一把火燒個精光,自己父子如何能逃得掉一個失職的罪名?

仿佛感覺到了麴崇裕的目光,蘇南瑾轉頭看了看麴崇裕,眼中再也沒有前幾日的憤怒痛恨,而是一片漠然。

麴崇裕胸中一窒,剛想開口,裴行儉平和的聲音卻響了起來,“下官遵令。”

蘇南瑾的目光中頓時多了幾分狐疑,看了一眼裴行儉,臉上帶出了幾分笑意,“長史,軍令如山,下官須挑選五百名騎手,一人雙馬將寒袍送到龜茲……長史放心,此處離龜茲不過四百裏地,南瑾交令之後,最多四日便會領軍回轉。”

當頭的一名傳令官似乎有些不大耐煩,神色冷淡的抱了抱手,“如此甚好,下官這便回去復命。還望諸位莫讓大都護久等。”說完也不多留,回身上馬飛馳而去。

蘇南瑾也笑道,“我便去挑善騎之士,總要給長史留些人馬才好。”

麴崇裕忍不住冷冷的道,“不必勞煩蘇公子了,公子將親兵都帶走又有什麽打緊?這車隊裏又沒有馬賊的眼線,那些賊子怎會專揀公子不在時下手?公子放心離去便是,崇裕在此預祝公子先立頭功!”

蘇南瑾盯著麴崇裕,半晌眯著眼睛笑了起來,“借世子吉言!也祝世子……一路平安!”他轉頭看了看裴行儉,笑得更是一臉粲然,“這三四日裏,便有勞長史了。”

裴行儉神色平靜的點頭,“既然大都護有令,子玉先去安排要緊,這幾日裏行儉定然會以安穩為第一要務。”

目送著蘇南瑾大步離去的背影,麴崇裕終於冷笑出聲,“蘇大都護果然是,深謀遠慮,用心良苦!只是蘇子玉也高興得太早了一些,竟是毫無顧忌了!”

裴行儉淡淡的道,“他的確已是不必顧忌。”

麴崇裕一時無言,的確,軍令在他手中,人馬在他手中,自己此時就算看出端倪,難道能攔著他不讓他回去?還是能找個借口丟下車隊帶著護衛獨自逃命?且不說荒原之上能否逃脫早有安排的精兵堵截,便算能逃走,若是為了保命,裴行儉和自己又何必堅持來這一趟?好在蘇南瑾定然想不到,自己麴家可用的部曲遠不止這一百!只是這糧車……他回頭看著長長的隊伍,眉頭終於皺了起來。

足足忙了一個時辰,一千匹駿馬終於從車隊裏被牽了出來,一半的馬鞍上牢牢的掛著兩大捆被紮得嚴嚴實實的冬袍,另一半的馬鞍上則坐著四百余名蘇氏親兵和百來名西州部曲,都是一人雙馬。蘇南瑾騎在領頭的棗紅大馬上,滿臉意氣風發,在馬上向裴行儉抱手一禮,“長史,西州部曲中能熟控雙馬者不多,因此下官只能留下一百名士卒聽從長史調度,這幾萬石糧米、幾十車布帛,就請長史費心了。”

裴行儉一言不發的抱了抱手,麴崇裕則是滿臉冷淡的站在一邊,蘇南瑾的目光在兩人臉上慢慢轉了一圈,突然舉起馬鞭一甩,絕塵而去,臉上的笑容迎著日頭綻放開來。上千匹駿馬跟在他的身後呼嘯著奔遠,馬蹄震動的聲音良久不絕。

車隊裏的車夫們一時都有些茫然,西疆不缺良馬,蘇氏的五百人過來時便是一人雙馬,他們的離去對車隊的行進並無影響,只是眼見車隊四周那盔甲鮮明的騎兵轉眼只剩下了百十余人,便是最沒心沒肺的車夫心頭忍不住都嘀咕起來。

裴行儉略一沉吟,回頭便吩咐白三,“傳我的命令下去,眼下要走得快些,晚間到營地,便可生火造飯!”

麴崇裕不由吃了一驚,西疆的冬日天幹物燥,糧車與布帛都是易燃之物,因此一路上紮營時若遇到地形狹隘之處,為安全計,便只能以冷食果腹,怎麽今日反而要生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