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商議(第2/2頁)

張氏、連蔓兒和連枝兒都忍不住笑。

娘兒幾個帶著大寶玩了半晌,小七就帶著人過來,將大寶抱到前頭去了。因為看著時辰不早,秦若娟也起身,帶著丫頭到廚房去,安排晌午的飯菜。

“……挺不錯的,一點不嬌氣,還和人……”連枝兒就跟張氏和連蔓兒誇秦若娟。

“嗯,五郎這個媳婦算是娶著了,”張氏點頭。“是個做當家的媳婦的樣。以前啊,我也擔心,怕娶個嬌氣的,脾氣各路的。那一家子可就不好處了,現在這樣,都挺好。”

“我看她也不拿大。在我跟前這樣,在那邊大嫂子和二嫂子跟前,她也不擺架子。這個挺難得的。”連枝兒又道。

張氏和連蔓兒就都點頭。

“……就很好,不算盲婚啞嫁。以前就認識。那時候我和娘就品過她,做人心裏有數,說話做事都算有涵養。”連蔓兒就道,“一方面是嫂子這個人,這個性格。另一方面,還有咱家人的影響。”

“……你姐我就不說她了,她家那邊是啥挑都沒有。”張氏就對連蔓兒道,“蔓兒,這些天,你得跟你嫂子好好學學,學學人家這做媳婦的規矩。”

“嗯。”連蔓兒點頭。這些天,張氏沒少跟她說做媳婦的規矩,而且,過幾天等她回到府城去。還要專門請人教她。連蔓兒更知道,除了那些規矩,還有一點極為重要,那就是入地隨俗。

比如說秦若娟進了連家的門。就要隨著連家的規矩,她以後進了沈家。也要隨沈家的規矩。畢竟,現在一家人之所以這麽看好秦若娟,與秦若娟很主動融入連家的氛圍這一點有著莫大的關系。

“我當時都是稀裏糊塗就過來的,”連枝兒就道,“蔓兒肯定跟我不一樣,那樣的人家,規矩肯定不少,人口也多。……蔓兒的婆婆,還不是親的……”

連枝兒話裏的意思,很替連蔓兒往後的日子擔憂。

“蔓兒以後肯定是沒有你省心,”張氏就道,“不過啊,這事情也兩說著。那天,我跟你姥姥,還有你舅媽她們都嘮過,頭一個,婆婆不是親的,那也……,好在那位大太太好像一直跟著大老爺在外頭,不咋在家。再有一個,六爺在家裏當的起家,他能給蔓兒做主。”

難得地,張氏竟然沒有教連蔓兒要在對待婆婆的問題上以心換心,當初,往外嫁連枝兒的時候,張氏可是千叮嚀萬囑咐,要連枝兒跟吳王氏以心換心的。

經歷了那麽多的事情,還有她自己的經歷,張氏其實也不是完全不懂得變通的。

“……蔓兒這婆婆就跟咱們不是一路人……一看就厲害,心機深……”張氏又道。張氏對沈三奶奶的印象很好,對於大太太石氏,卻始終有些隔膜。其實石氏也並沒有說什麽或者做什麽,只能說是兩個人的氣場差異太大了。

“娘,姐,你們也不用為我擔這份心。”連蔓兒想了想,就道,“我估計著,往後我們應該能兩不相礙吧。”

在親娘和親姐姐面前,連蔓兒說話也不用藏著掖著。石氏固然不好惹,可石氏在沈家並沒有實權。

“……禮數上做到了,誰敢挑揀我。至於別的,那就看緣分吧。我也想有個像咱娘這樣的婆婆,那我可就有福了。”連蔓兒最後又笑道。

“你還笑話起娘來了。”張氏聽連蔓兒將話題轉到她身上,笑著嗔道。

“蔓兒成親,這要忙活的事可不少。”連枝兒就道,“今天來的時候,大寶他爺奶都說了,讓我和家興問問,有啥用人的地方,看家興能幫著幹啥……”

“你們一家子的事也不少,家興也有家興的事……前兩天,你婆婆也跟我說了……”張氏心中歡喜,嘴上卻說道。

“娘,你咋還說這樣的話。別的事,能跟蔓兒的終身大事比嗎。”連枝兒就道。

張氏心裏本就樂意讓閨女和姑爺來幫忙,見連枝兒這樣說,知道吳家那邊是真心誠意的,也就高高興興地點了頭。

“……你們都跟著去,咱得把你妹子這事辦周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