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初二(第2/2頁)

閨女和姑爺來了,連守信和張氏都喜的眉花眼笑。許是因為成親了的緣故,吳家興看著更加老成了,而連枝兒的臉上和身上也略有些豐膩,漸漸地有了年輕少婦那種迷人的風韻。

張氏和連蔓兒將連枝兒接近後院,母女三個在炕上坐了。小丫頭們魚貫而入,將各色茶點擺了滿滿一炕桌。跟隨連枝兒來的媳婦和小丫頭從張氏這裏得了賞錢,就被打發了出去,屋裏只留母女三個自在說話。

因為連枝兒是冬月底成的親,之後臘月大家都忙著過年的事,除了回門那一次,幾乎就沒再回來過,因此這次見了面就格外的親熱。

“你公公婆婆可都還好?”張氏先問吳玉貴和吳王氏。

“都好,公公婆婆讓我代問爹娘好。”連枝兒就道。

今天是姑奶奶回門,吳玉貴和吳王氏沒有跟來的道理。不過,吳家初四請客,連家初六請客,到時候兩家人自然會見面。另外,兩家人還商量好了,等稍微空閑下來,兩家人再單獨的聚一聚。

接下來,張氏就又問起連枝兒在吳家的生活起居。主題莫過於一件,就是閨女在婆家過的好不好,連枝兒都笑著說好。

娘兒三個絮絮地說著家常,連枝兒就告訴張氏和連蔓兒,年前吳王氏如何帶著她準備過年的東西,又如何帶著她準備給各處的年禮,又說過年,吳王氏、她還有吳家玉都下廚親手做了菜等等。

聽著連枝兒的敘述,連蔓兒驚喜地發現了連枝兒的變化。

“娘,你發現沒有,我姐現在,比在家裏的時候可能幹多了。”連蔓兒就笑著道。在說起那些親戚往來等事的時候,連枝兒儼然已經是個能幹的小媳婦了。

“可不是咋地。”張氏就點頭。

連枝兒變得能幹了,這與她身份的轉換有關。作為吳家唯一的媳婦,有些事她必須要學會。而另一方面,通過連枝兒的敘述,連蔓兒也發現,連枝兒的變化與吳王氏也有很大的關系。

吳王氏帶著連枝兒做事,教了連枝兒很多東西。

“……有些事,在家裏從沒做過,婆婆教給我,很有耐心。”連枝兒也道。

其實,吳王氏與連枝兒的這種婆媳關系,才應該是正常的婆媳關系。也是對一個家庭最為有利,最有益於家庭的和諧和發展的關系模式。

婆婆可以成為媳婦的好老師。

這個年代,很多女孩都是年紀小小就成了親。因為年紀有限,經歷也有限,這導致她們嫁入婆家後,還有很多事情不懂,心智也不夠成熟。這個時候,婆婆對她們的影響是巨大的。

張氏和連枝兒這母女兩個,可以說是這方面兩個極端相反的例子。

張氏嫁入連家,周氏並沒有教她什麽,就是張氏的孩子都那麽大了,張氏在連家也只有聽吩咐、幹活的份,而對家事卻沒有任何發言的權力。而同時,周氏還將她洗腦成為一個愚孝的,甚至連自己的孩子都保護不了的媳婦。

而連枝兒嫁入吳家,卻被吳王氏帶著學會了很多東西,漸漸地成為一個精明、能幹的小媳婦。

周氏作為婆婆,要的是對她俯首帖耳,沒有自己的兒媳婦,別的事情周氏一概不管。吳王氏卻肯教導兒媳婦管家理事,這才是為了家庭,為了兒孫的以後著想。

“你婆婆可是個能幹的人,你跟著她好好學,以後當家立事,娘也能放心。……好好孝順你公公、婆婆……”張氏就道。

“嗯。”連枝兒自然點頭。

“娘……”連枝兒見屋裏沒外人,似乎是猶豫了一下,才臉色微紅,又微微壓低了聲音,在張氏的耳邊說了句什麽。

“啥,真的?”張氏的臉色立刻就變了。

“嗯,我也說不準,所以問問娘。”連枝兒有些扭捏。

“傻孩子,”張氏的神色柔和的幾乎要融化了似的,“這就八、九不離十,跟家興說了沒,跟你婆婆說了沒?”

“還沒,也還不一定那,我、我啥感覺也沒有。”連枝兒又扭捏地道。

“娘,姐,你們在說啥?”連蔓兒看看張氏,又看看連枝兒,“是不是,我姐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