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年前(第2/2頁)

“……他三伯娘今天跟我說話可加著小心了,我勸了她半天,才讓她安心。”趙氏和連葉兒走後,連蔓兒一家坐在一起,張氏就嘆道。“不管咋說,現在總算是分家另過,她也算是熬出來了。可我看她,腰板還是不咋直溜。”

趙氏的心結和連守禮一樣,都是因為沒有兒子。

“娘,你放心吧,我都跟葉兒說清楚了。等葉兒回去,跟她爹娘好好說說,管保啥事也沒有。”連蔓兒就道。

“那就好。”張氏和連守信都道。

連蔓兒就又將連葉兒告訴的,四郎是如何能夠借助在連蘭兒家的事情說了一遍。

“是這麽回事啊,我說那。”張氏做恍然狀。

“這麽著,是有了住的地方。……要是他大姑能誠心幫著照看照看,就不一樣了,哎……”連守信輕輕嘆了一口氣。

一家人都沒說話。

……

年根底下,連蔓兒一家都非常忙碌,除了各處盤總賬,還有家裏準備過年,除此之外,還有一件極重要的事情,就是準備年禮。

這個年代講究禮,這個禮,包含著各方各面,尤其是這種年節、大事小情的禮尚往來,更是絲毫不能疏忽。

連家的這件事,就交給了連蔓兒。今年要送的年禮,又比去年多了一倍不止。連蔓兒雖然記性好,卻不敢只憑腦子裏的記憶行事,還是乖乖地將各種人情往來的賬冊都搬了出來,仔細地擬了年禮的單子。然後,又召集一家人坐下,一份份地商議,做些添減修改。

有些人家的年禮,打發管事的送去就可以了,有些人家的年禮,卻非要連守信、五郎和小七親自出面才成。

那些官面上的往來自不必說,還有親戚家的年禮,尤其是今年家裏少了一口人,卻多了一個嫁出門的姑奶奶。

吳家的那份年禮,比往年又加厚了一些。另外,家裏年前都添置了新衣裳,連蔓兒還添置了不少新首飾,連枝兒雖然嫁了,可連蔓兒和張氏還是給連枝兒準備了一份,就都放在了給吳家的年禮裏頭。

這個年代,心疼閨女的富有之家,不僅在陪嫁的時候,將閨女的一生吃穿用度都打點齊全了,年禮上面,更是包了閨女小半年的吃用。

比如張家,也不是大富之家,但是每年給張氏也不少送東西,就是為了讓閨女和外孫們能好過一些。連蔓兒一家給連枝兒準備的年禮,也是無所不包。

另外就是給老宅,還是給張家的年禮,都比往年又厚了一成。

就是連蔓兒自己,也準備了一些針線和小玩意兒,打算過年的時候送人。

所謂禮尚往來,連蔓兒這邊一手往外送年禮,一手就往裏接年禮。張家的年禮還和往年一樣,早早就送到了,是兩大車的山貨,各色果子、果幹,還有李氏放養在果園裏的老母雞,今年還新添了錦雞、野兔、麅子等。

來送年禮的是張慶年夫妻兩個。

“這些……”張氏就指著那些錦雞、野兔,“自家產的就算了,可別還另外花錢買這些。”

張家不是獵戶,這些獵物要從更遠一些的深山裏的獵戶手裏購買。

“大姐,這有啥的。你別看這些東西,興許到了這邊集上還挺金貴的,在咱們那,我們去買,花不了幾個錢。再說,咱家現在比以前強了,這幾個錢不算啥事。”張王氏就笑道,“就是給姐夫,還有外甥、外甥女們嘗個新鮮。”

嘮了幾句家常,就說到了學堂的事。

“……姐夫讓人給捎了信兒,我們一聽可就高興了。家裏商量了,都樂意讓小龍和小虎來上學。就是以後要麻煩大姐、大姐夫。”張慶年和張王氏笑著道,“這倆孩子可比不了五郎和小七,他倆沒那麽靈。科舉啥的,都不敢想,能認倆字,學點本事,以後比我們強,那就行了。”

能夠進連家辦的學堂,還能就近住在連蔓兒家,有張氏這個親姑媽照看著,以後還能與五郎、小七他們更多的親近,張家是千萬個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