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擔憂與歡喜(第2/2頁)

“得閑就陪著你婆婆和你小姑說話,也別總忙著做針線。別說你還有那些陪嫁的東西,就是沒有那些,你婆家的家當也盡夠你們用的了。該請裁縫就請裁縫,忙不過來的活計拿回來,娘和蔓兒還能幫你做。”張氏就和連枝兒道。

連枝兒就笑著點頭。她知道張氏這是心疼她。

“你婆婆,讓你立規矩了沒?”張氏又問。

吳家以前也是大戶,據說規矩還不少。二丫的奶奶,也就是周氏的堂姐嫁進門的時候,很是給婆婆立了兩年的規矩,只在生了兒子之後,才寬松了。

錦陽縣境內,也有地主人家是要媳婦立規矩的。所謂的立規矩,簡單地說,就是人家坐著,你站著,你家吃著,你看著。

新媳婦進門,每天要起的最早,先將自己和丈夫收拾利落了,就到婆婆跟前,打洗臉水、伺候梳洗,然後就在旁邊聽婆婆的訓導和吩咐,被婆婆支使著做飯、做家務。等到開飯的時候,家裏別的人都上桌吃飯,這做媳婦的不能上桌,得在旁邊站著伺候。等大家都吃完了,婆婆讓她吃,她才能吃。吃的自然是剩飯剩菜,婆婆還未必許她坐在桌邊吃,很可能就是站在廚房裏湊合吃頓飯。

一整天的工夫,就像個使喚丫頭一樣在婆婆跟前伺候,要站的規規矩矩,婆婆不發話,就不能坐下。

晚上,這媳婦也是睡的最晚的。她要伺候婆婆洗腳,等把婆婆伺候的妥妥當當,還要婆婆發話,才能回自己的屋子裏伺候丈夫。最後還得做完婆婆分派的針線活計,才能睡覺。

周氏曾說她心眼好,張氏等幾個兒媳婦嫁進連家都是燒了高香,就是因為她並不讓兒媳婦們立規矩。

雖然是不立規矩,但依舊要隨叫隨到,怎麽使喚怎麽是。

不過,只要在三十裏營子看看,就知道,周氏的做法並不是她格外的開恩。因為莊戶人家,都沒有讓媳婦立規矩的。而原來的連家,只是日子過的比較好的莊戶人家罷了。

連枝兒在吳家,是不用做粗苯的家務了,但如果吳王氏讓她立規矩,這一天站下來,也是很辛苦的。

連蔓兒對這個問題也很關注,就看著連枝兒。

“婆婆心疼我,已經說了,家裏不興立規矩。大家說話,都是坐著說,從不讓我站著。吃飯也是一起。”連枝兒就道,“婆婆說就讓我跟家興好好過日子,其他的就像在娘家一樣,她會像疼家玉那樣的疼我。”

張氏和連蔓兒又仔細地問問了,知道如今連枝兒在吳家,起居還真跟在娘家的時候差不多,吳家興沒事在家的時候,吳王氏都讓他們小兩口回後院自己的屋裏。連枝兒每天就幫著吳王氏安排三餐、看著下人做做家務,其他時候就陪著吳王氏和吳家玉說說話,一起做做針線。

這對於勤快慣了的連枝兒來說,是極輕松的。

知道了連枝兒如今在吳家日子過的順心、輕松,張氏和連蔓兒就都放下心來。

“……還就是得這樣知根知底的,不管咋樣,都不會有啥大差頭。”張氏再次表示,對連枝兒的這門婚事極為滿意。

“姐,給我們的見面禮,是不是吳家嬸子和家玉姐的針線?”連蔓兒就問連枝兒道。

“嗯。”連枝兒笑著答道,“五郎和小七的那一套,都是婆婆做的,你的那一套,都是家玉做的。說是半年前就買好了尺頭,從咱們這問了尺寸回去,裁好了做的。蔓兒,你一會試試合不合身。家玉還讓我捎話,讓你別嫌她針線粗。你要是穿著不合身,她再給你改。”

“不用試就知道肯定合身。”連蔓兒就笑道。

連蔓兒想了想,又將剛才吳家興送的見面禮中那掛珊瑚珠拿了出來。

“姐,別的東西都好說,這珊瑚珠可稀罕,有沒有什麽來歷?”連蔓兒就問連枝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