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2/2頁)

等葫蘆曬的響幹了,刮去外皮,然後用鋸從頂端,將葫蘆鋸成兩半,將裏面的瓤掏幹凈,這就得到了兩個瓢。用來舀水,舀米舀面,都非常得用。尤其是用來舀水,瓢這個東西,是用的越久它越漂亮、好用。莊戶人家,夏天的時候極少喝熱水,就用瓢舀了涼水直接喝。

用瓢盛水,絕對不會有異味,也不會有損健康,甚至那水裏還能因此多了些鮮甜。

三十裏營子的莊戶人家,除了拿葫蘆做水瓢之外,還用大肚的葫蘆做盛器。也是等葫蘆完全曬幹之後,刮去外皮,然後在葫蘆上面那一節上,挖一個洞出來。通過這個洞,將整個葫蘆的瓤都逃出來,而這個洞,又可以作為提手。

這麽做,首先是要葫蘆的形狀合適,其次也要手工精湛。還有一種更為簡便的方法,就是將葫蘆上面的那一節直接切掉,這樣做出來的盛器,沒有提手,但是切掉的那一節卻可以做盛器的蓋子。

三十裏營子的莊戶人家,一般用這種葫蘆盛器來存放雞蛋。因為葫蘆裏面有厚厚的軟皮,雞蛋放在裏面,一般的顛簸、震動,都不會弄破雞蛋,而葫蘆裏存放的雞蛋,保鮮日期也比較長。

小七說的有趣,沈謹和沈謙聽的也很新鮮。這邊聽著小七說話,沈謙將一個小廝叫道身邊,囑咐了兩句,就打發了那小廝離開。

等小七說完了,就見那個小廝手裏捧著一個葫蘆走了回來。

“蔓兒,小七,你們看,這是我屋裏的。”沈謙拿過葫蘆來給連蔓兒和小七看。

沈謙手裏拿的葫蘆,形狀與三十裏營子的葫蘆截然不同,表面顯然經過特殊的處理,而更漂亮的是葫蘆上面的烙畫。

那是一副八仙過海圖,筆畫精細,惟妙惟肖。

不同於莊戶人家對葫蘆的實用用途,這個葫蘆是擺件,是藝術品。

連蔓兒和小七少不得贊嘆了一番。

“我那好像也有,比這個小一些。”沈謹也道。

葫蘆喻意福祿壽,常被加工做吉祥的擺件,各種烙畫、雕刻等技藝不一而足。

“如果讓這葫蘆上自己長出字、畫來,那不更有趣?”連蔓兒突然心中一動,說道。

沈六、沈謹、沈謙和小七就都看向連蔓兒。

“你能讓葫蘆上長出字、畫來?”沈六問道。

連蔓兒本來是看著烙畫葫蘆好看,又突然想起前世的方形西瓜,所以才脫口而出這樣一句話,現在見大家都在看她,沈六又這樣發問,連蔓兒略微有些後悔。

不過轉念一想,也不是什麽大事。

“當然能。”連蔓兒就笑道。就跟她前世見識的用模子培育方形西瓜,還有在水果上面印字的那些技巧一樣,自然也能讓葫蘆上生長出圖案、字跡來,而且還能讓葫蘆生長成她想要的形狀。

連蔓兒就簡單地將原理說了說。

“我可沒試過,就是突然間想到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成。”連蔓兒笑著道。

原理是很簡單的,連蔓兒也相信,這個年代的能工巧匠,有了這樣的一個原理和思路,肯定可以發揚光大。

念園裏,就是采用了連蔓兒當初的構想,設計了一整套的排汙管道,每一個院子的正房,都用上了抽水馬桶。這個構想,連蔓兒將之歸功於魯先生。但是沈六,還有沈謙都隱約地知道,連蔓兒在其中的作用。

“那有什麽,咱們就試試唄,試試就知道了。”沈謙躍躍欲試。

沈謹也覺得很有趣,她沒說話,不過已經在腦海裏開始順著連蔓兒的構思開始描畫了。

“是可以試試。”沈六點頭,卻是一臉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