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置產(第2/2頁)

連守信一臉的郁悶,雖然沒有開口,但顯然他和張氏想的是一樣的。

趙秀娥這樣做,她自己固然是不要臉的,同時也讓二郎、甚至連家大大的沒臉。

“這門親事啊,估計老爺子要是知道了這個事,能把腸子給悔青了。”連守信就道,“……不吝到這個地步,天下少有了。”

連守信這樣說,並不算誇張。這個年代,女人們普遍看重名節,寡婦改嫁都困難重重,像趙秀娥這樣,還沒跟二郎有所了斷,就做了別人的“二房奶奶”的,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那這個事,咱該咋辦?”張氏就問。

“咱派個人到客棧那邊,盯著點趙秀娥吧。”連蔓兒就道。趙秀娥這個人,什麽樣的事情都做的出來,連蔓兒有些擔心她鬧事。“另外,再打發個人回三十裏營子,給老宅那邊捎個信。”

“對。這個事,越早了斷越好。”五郎也點頭道。

“趙秀娥這樣,二郎也不能要她了。就是可憐了二妞妞。”張氏就道。

幾口人商量好了,這才各自歇息。

第二天。大家夥正要啟程回家,劉牙儈就來了,說是羅家村那有一個小莊子要轉手,地很好,價錢也合適,因為連蔓兒家曾囑咐他,所以他得了這消息。就扣在手裏,立刻就來通報。

在錦陽縣,田產並不難買,但是好的莊子還是比較難得的。因此,連蔓兒一家只得改變了計劃。連守信、五郎和連蔓兒留下,吳家興也留下幫忙,其他的人按照原計劃返程。

“你一回去,別耽擱。就把趙秀娥的事跟那邊說。要是二郎這兩天進城來,我們在這,還能幫把手。”送張氏的時候。連守信還囑咐道。

將張氏等眾人送走,這邊也沒耽擱,另外準備了車轎,就往羅家村來。

羅家村距離錦陽縣城大約十幾裏地,離三十裏營子也大概是相同的距離。要轉手的莊子共有上等良田三百畝,中等的田地二百畝,山坡地七十畝,可開挖魚塘荷塘的河岸地五十畝。除了這些田地,另外還有一個兩進的莊院。

一家人將田地和莊院都看過了,都很滿意。田地的土質名副其實。水源充足,適合種植各種莊稼。原來的山坡地沒有被充分利用,以後可以種植果樹,也是一筆收入。至於那個兩進的莊院,也蓋的很結實、講究。

很難得的一份產業,一家人當即就決定。買下來。

劉牙儈和吳家興做中人,與田莊的原主商談價銀,最後談好的價銀為兩千六百兩,其中包括了莊院內的一應家夥事,還有兩戶負責照看莊院和田地的莊丁。

連蔓兒當場就留下了一百兩銀子的定錢,然後回城,從連記百貨和連記酒樓的賬房籌了一部分銀子,連守信又回三十裏營子取了一部分銀子回來,湊夠了數目,接著就馬不停蹄地寫契約、交付銀兩、換紅契。

整整忙了兩天,才算塵埃落定,連蔓兒成功地置辦下了成為地主之後的最大的一處產業。

人逢喜事,連蔓兒放松下來,一邊聽完連記百貨的蔣掌櫃和賬房對賬,一邊就想起來另外一件事。

“那天的燈謎,都被猜到了吧?”連蔓兒問蔣掌櫃。這件事,早就想過問了,不過因為那天夜裏看見了趙秀娥,給岔過去了。

“都被猜到了,二姑娘沒看見,那天到後來,咱們樓前那可是真熱鬧,好多就是奔著猜謎來的。”蔣掌櫃就道,“還有一件事,這兩天忙,還沒來得及跟姑娘回稟。”

蔣掌櫃就將沈謙來問過她們的行蹤,並猜了謎,還得了彩頭的事情跟連蔓兒說了。

“……這事,估計沈九爺已經跟姑娘說過了。”說完,蔣掌櫃又道。

原來沈小胖是先到的連記百貨,還猜了她寫的那個燈謎,得了兩支筆做彩頭。這件事,沈小胖可沒告訴她。

不過,對著蔣掌櫃,連蔓兒當然不能這麽說,她只是微微點頭,又問那些謎語和謎底的條子可都收回來了。

“收回來了。”蔣掌櫃道,就從賬冊底下抽出一疊紙條來。小喜就走過去,將紙條接了,遞給連蔓兒。

連蔓兒將紙條來回翻了翻,不覺微微皺起了眉頭。

她寫的謎語和謎底的兩張字條,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