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抓子兒(第2/2頁)

“噓……”古氏立刻讓連朵兒噤聲,“說啥傻話那,你嫂子當然和咱是一心。”

“那你不是早就讓她給蔓兒她娘遞話,她咋還沒遞過去?”連朵兒就道。

“這話也不是想遞就遞的,你嫂子,她也得找個合適的機會……”古氏說著話,眼神卻變得幽遠復雜起來。

……

年初四,連家後院上房西屋裏,不斷地傳出小姑娘們歡快地笑聲,推開西屋的門,就可以看見,外間的炕上坐了好幾個的小姑娘。

連枝兒和連蔓兒自然都在,另外還有張采雲、吳家玉和連葉兒。

大年初二,張氏帶著一家人回燒鍋屯看望張青山和李氏。回來的時候,就把張采雲給帶回來了,說好了,要張采雲住到開春種地的時候再回去。吳家玉是今天跟著吳王氏來連蔓兒家串門的,至於連葉兒,更是連蔓兒家的常客。

幾個小姑娘都穿著鮮艷的衣裳。在鋪了厚厚毛氈的炕上,圍坐成一圈,正在抓子兒玩。

抓子兒,是遼東府極流行的,小姑娘們最愛玩的遊戲之一。這種遊戲,在有些地方也叫做抓拐,或者抓嘎拉哈。它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拋接子兒的遊戲。

玩這個遊戲。據說各地的小姑娘們用的“子兒”都不一樣,而在遼東府,抓子兒遊戲中,大多是采用羊子兒或者豬子兒。

這個“子兒”是指的豬、羊前腿膝蓋部位、腿骨和脛骨交接處的一個蹄腕骨。

羊子兒比豬子兒更小巧、精致,更為合適做抓子兒的遊戲。但同時也更為難得。因為這裏養羊的人家少。就如同連蔓兒家要買羊肉,還要托人往西面回人聚居的村落去買一樣。而豬子兒相對來說,更容易得到一些。每年殺年豬,一頭豬,可以搜集到兩枚豬子兒,幾年下來,就能湊夠一套抓子兒所需的豬子兒了。當然,這還是在日子過的頗為富足的,能夠殺得起年豬的人家。

今天連蔓兒幾個小姑娘抓子兒用的。是羊子兒。

這些羊子兒還用紅色的顏料染過,因為被把玩的久了,有些地方的染料已經變淡了。

要做抓子兒的遊戲,簡單的一次只用五枚羊子兒就可以了。

這個遊戲的玩法也很簡單,首先是要確定抓子兒的順序。幾個小姑娘一次抓起五枚羊子兒扔在毛氈上,以誰扔出來的“真兒”最多。就誰第一個來,其他人也按扔出來的“真兒”的多少,依次確定次序。

抓子兒的花樣很多,今天幾個小姑娘玩的是“搬真兒”。輪到誰玩了,就將五枚羊子兒都抓在手裏,然後拋扔在毛氈上。這個拋扔也是要講究一些手法的,最好是能讓五枚羊子兒均勻地分布,不要太分散,也不要太密集。

然後,就從這五枚羊子兒裏面挑出一枚出來,將這枚羊子兒拋扔向高處,然後接回手裏。而在這期間,要搬動其余任意一枚羊子兒,並將其搬成設定的造型。

羊子兒按照落在毛氈上的倒、仰、橫、側,分別稱作背兒、坑兒、真兒、驢兒,當然也有極小的概率羊子兒會豎起來。不過因為羊子兒的形狀,太難搬成這種造型了,所以遊戲中一般就要求前面的四種。

連蔓兒幾個搬真兒,就是在拋擲一枚羊子兒的同時,依次就其余的四枚羊子兒搬成統一的背兒、坑兒、真兒、驢兒,一般的順序先搬驢兒,然後是背兒、坑兒,最後則要將四枚羊子兒分別搬成驢兒,背兒、坑兒,和真兒,最後,拋起最初的那枚羊子兒,將這其余的四枚羊子兒都收入手中,最後再接住拋出的那枚羊子兒。

全部完成無誤,這才算贏了這個遊戲。期間,若是沒接住拋出去的羊子兒,或是一次沒有將其余的任何一枚羊子兒搬成規定的狀態,那都算輸掉了遊戲,要將羊子兒都交給下一個人來繼續遊戲。

抓子兒這個遊戲,除了搬真兒,還有抓對等其他很多花樣玩法,也不固定只要五枚羊子兒,十枚,甚至十五枚也可以玩,而用超過五枚羊子兒的情況下,一般都要兩人結成一組,有主有副,這樣可以玩出更多的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