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2/2頁)

“買完了嗎,買完了就一起回去吧。”連守信就對二郎道。

“四叔,你們先回吧。我爺囑咐的菜還沒買全。”二郎就道。

“那也行。”連守信就道。

從鎮上出來,一會的工夫,就到了三十裏營子,看到了自家熟悉的鋪子、牌樓、新宅院……,小七就歡呼起來。

連蔓兒的心也有幾分雀躍。

這還是第一次離家這麽久,是的,家,連蔓兒發現,不知不覺的,她早已經在心裏認同了這裏作為她的家的位置。也因為這些日子的離開,讓她更加深刻的認識到,這個家在她的心裏有多重。

馬車進了跨院停下來。張氏和連枝兒早就迎了出來,一家人相見,自是親熱無比。五郎和連守信還好些,這些日子有回來過。連蔓兒和小七卻是一直都在縣城裏。張氏一手一個,將她倆摟在懷裏,眼睛就濕潤了。

“娘。咱屋裏說話吧,外面冷。”連蔓兒就道。

“好好,屋裏說話去。坐車坐冷了吧,娘知道你們今天回來,剛燒的炕。”張氏就道。

留下小福和小喜搬行李,一家人就說說笑笑地往後院來,直到上房東屋裏坐了。

連蔓兒和小七一進屋就都脫了鞋子。到炕頭坐了,張氏和連枝兒忙著端熱茶和點心。

“娘,有點餓了,咱晚飯早點吃唄。”小七就對張氏道。

“好,好。”張氏連聲地答應。

“娘。我可想你做的飯菜了。”小七又道。

“你想吃啥,跟娘說,一會娘就下廚給你做飯去。”張氏被哄的直笑,就道,“咋地,不是說請了燒飯的廚娘嗎,咋還把我小七給餓著了。”

“也沒餓著,就是誰做的飯菜都沒娘做的好吃。”小七嘻嘻地笑著道。

這會工夫,小喜和韓忠媳婦就抱著連蔓兒的行李。還有連蔓兒從縣城買回來的東西送了進來。

連蔓兒讓小喜去西屋安排她的行李,就和張氏、連枝兒一起拆開她帶回來的東西。

“哎呦,咋買了這老些東西回來。”打開包袱,看著裏面林林總總的物件,張氏就道。

“這都是咱百貨鋪子裏新上的貨……”連蔓兒就道,“娘。這是給你的,這是給我姐的,這是給吳家嬸子,還有葉兒,還有家玉的,這是給我姥姥、我兩個舅媽,還有采雲姐的。”

連蔓兒一樣樣地挑揀著,連記百貨上了一批時新的小百貨,有常州有名的雙層梳篦,河間府的牛角梳,蘇州的茉莉香粉,杭州的綢緞刺繡帕子,京城裏傳來的細絹宮花,盒裝香脂,太原府的香頭油,還有雕刻精致的檀木流速簪子、大紅瑪瑙鐲子、翠綠瑪瑙指環……

這些東西,連蔓兒準備了幾套,就是拿回來送人的,其中張氏和連枝兒的比別人還一人多了根赤金簪子並一套金三事兒。

“這個香脂好,”張氏幾乎看花了眼,就挑出一盒香脂來,打開盒子聞了聞,又往手上抹了一些,“以前上房的人就是用這個,味道香不說,冬天用了這個,手可細粉了,不皸。”

“娘,你和我姐先用著這個。等以後咱們再進更好的。”連蔓兒就道。

除了這些日用的小百貨,連蔓兒還從縣城帶回來幾個尺頭,都是她自己挑的,打算著一家人在年前都再添件新衣裳。

“娘,這些做外衣吧,今年就先別添棉衣了。我那天去皮貨行,他們掌櫃說,過些天要進一批好皮子,到時候,咱都進城,一人添置些大毛衣裳。”連蔓兒就道。

“行啊。”張氏自然點頭。

將東西都看過,收拾起來,張氏就問連蔓兒她們在縣城的情形。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就將在縣城的事都說了,最後就提到今天去了宋府的事。

“花兒在宋家不打腰?哎,這也不是啥稀奇的事。”張氏只說了一句,又道,“那宋家還給他爺和他奶捎東西了?”

“捎了,還在外面車上,等晚點再給那邊送過去吧。”連守信就道。

“對了,大當家的他們回來了。”張氏就道。

“我們知道了,剛才路上看見二郎哥買菜了。”連蔓兒就道。

正說著話,小喜就從外面進來,稟報說連守禮來了。

“說是老宅的老爺子、老太太的話,要請老爺、大爺過去一起吃飯。”小喜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