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轉變(第2/2頁)

連記百貨和連記酒樓,都需要夥計。村裏的人知道了,就有找連守信和張氏,要來做工的。這三個都是十來歲的少年,連守信看了,覺得孩子還不錯,答應了給安排在鋪子裏面做工。

連蔓兒、五郎和小七都沒說什麽,安排幾個夥計的權力,連守信還是有的。而且這幾個,也經過了張氏,他們幾個事先也是知道的。

“這幾個我也都看了,都不錯,也都跟咱近。在鋪子裏頭,也能給咱長個眼睛。”五郎就道,“春柱媳婦的外甥嘴挺會說,王小三的嘴也行,就安排在這百貨鋪子裏。吳家那哥倆,我打算安排到酒樓去。一個廚房裏,一個當跑堂。”

“行,哥你就看著安排吧。”連蔓兒就道。

“這次回去,我還往王舉人家去了一趟,王舉人答應了,咱開業那天,他肯定到。”連守信又道,“家興他們爺倆到時候也來,還有武掌櫃。”

“這邊武仲廉武老板也來。”小七就道,他念的名冊,很是記住了幾個人。

“我剛才聽見了,王太醫是說了一定能來是吧。這可是不小的面子。”連守信就道。

“這個說定了,到時候一定能來。”連蔓兒就點頭。

王太醫別看行醫的時候和顏悅色,極好說話,卻不喜應酬,這次說好了能來,還是五郎親自過去了幾次,又有王幼恒在旁幫著說話,才點頭答應的。

“宋家那邊,就花兒女婿來?”連守信問。

“對。”

他們一家人進了城,五郎就向王太醫家投了帖子,然後在約定的日子,一家四口人備了禮,都去了王家。這不僅是王幼恒的關系,當初連蔓兒受傷,是王太醫救治的。後來能請到石太醫,也多虧了王太醫的帖子。

王家的院落並不算極大,人口卻很多。那天匆匆來去,王家大院給連蔓兒的印象,就是那股子若有若無的藥香,再就是一群穿著立立正正的老少女子。

宋家在知道她們爺幾個進城之後,立刻就打發了人過來。宋家世居錦陽縣城,經商起家。這些天。連記的店鋪籌備,宋海龍帶著人很是幫襯。

連花兒還打發人下了請帖給連蔓兒,被連蔓兒推說身體不舒服推辭了。

可是商鋪開業,還是要請宋海龍的。

“花兒女婿我看那才幹也就是個一般人,”連守信沉思著道,“他手下那幾個管事的,是真能幹。”

連守信這話說的不錯,連蔓兒點頭。

“聽說,宋家現在各處的生意,全靠著那些老人兒支撐。宋家老夫人,對那些人特別的倚重。”五郎就道。

五郎這些天很是聽到了一些關於宋家的評論,有的對此很是不屑,有的卻是羨慕非常。

連蔓兒對此的態度是羨慕。

“以後,咱們以後要是也能培養出這麽一批老人兒來,那就好了。”連蔓兒就道。現在只有這幾家的店鋪,他們就算自己管理,也還能應付,但是以後店鋪多了、生意多了,只靠著一個人、甚至幾個人精明強幹,那能支撐多久?她們要做的是建立起一種機制,招攬並留住那些最頂尖的掌櫃、管事、賬房等。有這些人的忠心效力,哪怕以後的子孫不成器,只要不去動那個機制,連記就會一直發展下去。

轉眼,就到了連記百貨和連記酒樓開業的日子,因為還邀請了兩桌的女眷,連蔓兒也去了酒樓坐席,其熱鬧的場面自是不必說了。

開業前三天,連記百貨和連記酒樓都有讓利的特惠活動,三天過後,兩家店鋪關起門來盤賬,那收益讓掌櫃和賬房都笑眯了眼。

連蔓兒看過賬目後,也很滿意。

看著兩家店鋪都走上了正軌,出租的那家店鋪也開了業,一家人就打算要回村。不過,在這之前……

“宋家那邊得去一趟,不說別的,還有一個花兒的婆婆,這咱應該看看去。”連守信就道。

五郎和連蔓兒商量了一下,也都點頭同意。

這天吃過早飯,一家人就坐了車,直接往石獅子胡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