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五月(第2/2頁)

不過,張家沒來接,周氏不高興。張家來接了,周氏也不會給好臉。

“……大老遠的來接了,不讓去又不好,又得說我邪乎啥的。這都走了,家裏家外這些活,就都撇給我了。不知道心疼人,心狼啊。”

似乎,讓連蔓兒她們幾個去住姥家,是她給的恩惠,是她吃虧了。畢竟,連蔓兒她們幾個在家裏的時候,每天出去挖野菜、割草、喂雞喂豬,在家也能給大人打下手做各種家務。

這個時候,張氏就得多幹活。張家來接外孫的時候,要送禮,將外孫送回來的時候,也得送禮,要不然,張氏和幾個孩子就要更多地看周氏的臉色。

而分家了之後,連蔓兒幾個不是忙著念書,就是忙著家計,反而沒有去燒鍋屯歇伏了。

至於今年,還是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脫開身。

因此,連蔓兒就只說到時候有工夫就去,才將張青山、李氏這一家送走了。

……

過五月節,連蔓兒一家自然比平時更加忙了,吳家興、王舉人、王幼恒等幾家送了節禮來,她們要準備相應的回禮,鋪子裏雇工還有幫傭等人過節也要發福利,自家也要準備過節的吃食,布置屋子等等。

這天,連枝兒和連蔓兒就坐在炕上,拿了彩紙疊葫蘆、燕子,連守信和張氏則忙著釘紗窗、換門簾。

夏天到了,窗戶要常開著。她們這後院幹凈,但是還是要防蚊蟲蒼蠅。上房這幾間屋子都是雙層的窗戶,裏面的一層琉璃窗當時蓋房子的時候,特意做成了可以拆卸的樣式。冬天,兩層琉璃窗,到了夏天,則將裏面的一層拆掉,還上紗窗。

那紗窗框是蓋房子的時候就一起做好了的,現在只要釘上窗紗,利用折頁安到窗戶上去就可以了。

今年連蔓兒家買的是淡綠色的窗紗。

透過這樣的窗紗往外看,一院子的花木更顯得別致而生機勃勃了。

門簾也要換。冬天用的是粗布面,裏面絮了棉絮的厚棉門簾子,春秋的時候則是用布簾,而到了夏天,連蔓兒家也依著一般莊戶人家的習慣,換上了豆黍子串成的珠簾。

“停一會……”張氏突然對拿著榔頭釘紗窗的連守信小聲道。

連守信不明所以,卻也停了手。

“咋地啦?”連守信就問張氏。

“燕子回來喂小燕子了,咱別把它倆給嚇著。”張氏就又小聲道。

連蔓兒坐在炕上,將一個折疊好的紙葫蘆吹的鼓起來,扭頭看見連守信和張氏的模樣,就笑了。

搬新家,張氏舍不得老宅自家房檐下的那一窩燕子。可喜的是,現在她們新房子的房檐下,終於迎來了燕子築巢。東屋房檐下一窩,西屋房檐下一窩。那天在院子裏看著幾只燕子飛來飛去的,連蔓兒就哄張氏說,在東屋房檐下築巢的兩只燕子是原來老宅裏來的。

張氏就信以為真了,對房檐下的新住客格外關注,恨不得拿糧食來喂燕子。

可惜,燕子不同於家雀兒,它們勤快,不喜歡不勞而獲,張氏心裏其實也知道,她只是想表達自己的高興。

等兩只燕子喂了小燕子,又飛走了,張氏才讓連守信繼續釘紗窗。

“……今兒個一大早我從地裏回來,碰見他三伯去上工。他三伯跟我嘮嗑,問咱五月節給太倉那邊捎東西不。”連守信將一扇紗窗釘好,一邊往窗戶上安,一邊跟張氏說道。

連蔓兒聽見太倉兩個字,立刻豎起了耳朵。

“爹,那你咋說的?”連蔓兒就問連守信。

“還能咋說。”連守信就道,關於這件事,一家人也已經商量過了。他們沒有準備給太倉那邊送節禮,是為了表明一種態度。

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還跟他三伯說了,讓他不用看著咱家,他家是送還是不送,都看他自己個拿主意。”連守信接著又道。

“那他三伯咋說?”張氏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