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夜讀(第2/2頁)

除了面條,張氏還準備了兩碟爽口的小菜。

將碗筷都擺放停當,連蔓兒就掀開裏間的簾子,將魯先生和五郎喊出來吃夜宵。

等三個人吃完了夜宵,五郎和魯先生就又回到裏間,繼續夜讀。張氏和連蔓兒則在外間收拾。

“小七啊,你今年又不考試,別像你哥睡的那麽晚。”張氏一邊收拾,一邊和小七商量。五郎還要繼續讀半個時辰的書,才會休息。“要不,你今晚跟娘回後院睡去?”

好久沒摟著小兒子睡覺了,張氏還怪想的。

小七想了想,就搖了搖頭。

“娘,我今天的功課還沒做完。等我做完了,過兩天吧,等我休沐的時候,我去後院跟娘睡。”小七對張氏道。

偶爾,小七也是會到後院去睡的。

囑咐讓小七盡量早點睡,張氏和連蔓兒才從書房裏出來。

“小七都長大了,也就是一晃眼的工夫。”張氏低低的聲音跟連蔓兒道,語氣中頗為悵惘。

連蔓兒要跟張氏去廚房,幫忙洗碗,被張氏拒絕了。

“我和你爹,這點火,也就一會的工夫。你先回去吧,和你姐兩個早點歇著。”

連蔓兒答應了一聲,就回了內院。

等連蔓兒回到屋裏,和連枝兒兩個收拾了收拾,正要準備睡覺的時候,張氏和連守信也將前院都收拾好,回來了。

張氏提了個食盒,從裏面端出兩碗面來。

“給你倆的。”燭光下,張氏的笑容顯得越發的溫暖。

“娘,不是說了,別總給我倆帶份嗎。”連蔓兒看著用料十足的排骨面,抱怨道,“眼瞅著,我這幾天都胖了。”

張氏給魯先生他們做夜宵,經常都會給連枝兒和連蔓兒也帶出一份來。

“是啊,娘,我倆又沒有五郎那麽辛苦。”連枝兒也道。

“就那麽一鍋,多也是做,少也是做,都給你倆帶了份了,趁熱快點吃吧。”張氏就道。

這個年代莊戶人家的世界裏,是沒有減肥這個詞的。苗條的身材是不錯,但是豐滿的、有肉的臉和身材則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這通常都意味著健康、富足。

而無論在任何年代,大多數父母也只會嫌自己的孩子吃的少,不夠胖,當然那些胖的失去了健康的孩子除外。

見張氏堅持,連枝兒和連蔓兒也不好再推辭。

連蔓兒就又拿了兩副碗筷來,將兩碗面條分成四碗。

“娘,把我爹叫來,咱們四口人,正好一人一碗。”連蔓兒就笑道。

張氏也笑了,真的將連守信叫過來,四個人,圍著暖暖的燭光,將面條分吃了。

也許是吃了碗面條的關系,這一夜,連蔓兒睡的格外的暖。

……

很快就到了驚蟄,吹面的風依舊料峭,不過裏面的春意已經很明顯了,到處都是凍土初融,散發出的淡淡的泥土放芬芳。

趁著春耕還未開始,連蔓兒家魚塘的開挖提上了日程。

依舊是找吳玉貴和吳家興父子幫忙,從沙金塘尋了一個養魚的熟工。這人名叫張五駒,今年三十五歲,是個光棍兒,在沙金塘幫人養了五六年的魚,對於養魚這一行,樣樣都是熟的。據吳玉貴說,這個人老實本分,只是命不好,說是犯什麽天煞孤星,早早地就父母雙亡,也沒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前些年也曾娶妻生子,不過卻都因病去世了。

另外還尋了一個熟工,是鄰縣杜家村的,名字叫做杜德水,四十歲,說是曾在外府給人做工,侍弄過魚塘,也侍弄過蓮藕。

這兩個人都有擔保。在見了人,詢問了一番養魚、種藕的經驗之後,連蔓兒就決定雇傭他們。

兩個人都是十年的長契,每年工錢兩千四百文錢,包吃住,四季衣裳,三節另有福利。契約上還寫明,如果他們工作令連蔓兒家滿意,魚塘豐收,連蔓兒家會在年底另算賞錢給他們。

有了熟工,連蔓兒立刻著手招人,開挖魚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