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秀兒出嫁(第2/2頁)

果然,這花廳內,中央隔了一張屏風,那一邊是連老爺子帶著連守義、二郎等男客,這邊就是連家女客。

花廳內似乎有地龍,坐在裏面,即便前面隔扇大開,也一點不覺得冷。而花廳前面,早就搭好了戲台,已經有伺候的人送了戲折子上來,請連老爺子點戲。

看來還真是給新親們找了個貴賓席位。

“看看人家這個排場,秀兒可真是掉福窩裏了。”何氏東張西望地,眼睛幾乎不夠用。“以後有秀兒,俺們芽兒的親事也不用愁了。鄭家這麽多戶,咋地也能給俺們芽兒找個相當地。”

看何氏這個樣子,是打算好了,以後也要將連芽兒嫁到鄭家來。

一會,就有伺候的人拿了戲折子從男客那邊過來,請何氏點戲。

女客這邊,是以何氏居長,因為周氏、古氏和連蘭兒都不在這裏。

剛才鄭家專門有一輛馬車,接了周氏、古氏、連蘭兒和蔣氏過去,據說是要陪著連秀兒坐帳,一會才能過來吃席。

連守仁也不在,他比眾人都早一步,隨著鄭家迎親的隊伍先過來了,想來現在正在那邊應酬。

何氏接了戲折子,卻不會點戲,還是旁邊趙秀娥的娘說了個戲名,那伺候的略微一愣,就笑著答應下去了。

很快,就有丫頭們將飯菜流水似的擺了上來,前面的戲台上也響起了鼓樂之聲,戲子們粉墨登場了。

吃畢了酒席,又有鄭家派馬車將她們送回了縣衙。這個時候,晌午剛過,後晌,周氏、連蘭兒、古氏和蔣氏也被鄭家送了回來。

看周氏的模樣,雖是有些不舍連秀兒,但更多的是喜色。

“……說是那洞房的擺設好,伺候的丫頭婆子成群,老太太挺高興……”何氏去周氏面前轉了一圈,回來就對張氏幾個說道。

這已經是吃完了連秀兒的酒席,張氏就說起要回去的事。

“……這大老遠的,好不容易來一趟,多住兩天再走。”連老爺子就讓她們住幾天再走。

“對,多住幾天再走。”古氏和蔣氏也道。

連蘭兒和銀鎖是要留到連秀兒回門,吃了回門酒再回去,趙秀娥娘家的幾個人也是這個打算。

“來都來的,你們也吃了回門酒再走。”連老爺子就道。

眾人苦留,張氏想到陸家的車隊也要三天後才往回返,最後也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那就等吃了回門酒再回去,”連蔓兒私下就道,“咱現在走了,回去跟我爹說,連我老姑父啥樣咱都沒看見。就是咱村裏有人問起來,咱都不知道咋編。”

就這麽著,連蔓兒她們就留了下來。

第二天,吃過了早飯,連蔓兒就說想到街上走一走,見識一下太倉縣城,自然張氏也要一起去。連老爺子就讓三郎陪她們。

出了縣丞衙的大門,三郎並未往前走,而是繞到後面,說是走角門出去,穿過一條巷子,就是太倉縣最繁華的街道。

“三郎哥,不是說角門都鎖了,不讓走嗎?”連蔓兒就問。

“……是看門的人,不知道咋地把鑰匙給弄丟了。昨天找著了,特意來咱家告訴了,以後角門愛咋走,就咋走。”三郎就道。

“哦。”連蔓兒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

眾人來到角門,果然那個看門的看見她們就點頭哈腰地,態度很是恭敬。

“聽我爹說,這兩天就找人,把這看門的給換下來。”出了角門,走過巷子的時候,三郎又說了一句。

從巷子裏出來,果然是一條繁華的街道。看街上的行人,穿戴打扮,與遼東府的人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說話的口音有所不同。

“……這事你不能再去求李師爺了,白花了錢,還辦不成事,弄不好,還得罪人。”走過一家茶攤,連蔓兒的耳朵裏傳來一個人的說話聲,“你還不知道,這以後一縣的刑獄,就不歸老父母管,要歸父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