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來信(第2/2頁)

雖然來了這麽兩個鬧心的人,不過連蔓兒家雇工的事,還是很快就有了著落。她們雇了西村的大梁子媳婦,春柱媳婦給介紹並做了擔保。這媳婦將近四十歲的年紀,出名的幹凈利落,也在連家的洗衣鋪子裏領過衣裳漿洗,為人本分、少言寡語、手腳勤快。

大梁子媳婦家有老有小,家裏的閨女們已經能操持家務了。她一天到連家來做幾個時辰的工,並不耽誤家裏的事,也能賺幾個錢貼補家用。

給大梁子媳婦的工錢暫定每個月五十文錢,另外三節和連記早點鋪子裏的夥計一一樣,也有額外的酒肉。一年下來,也有將近一吊錢的收入,這在莊戶人家,算得上是一筆豐厚的補貼。

連繼祖和蔣氏已經走了有六七天的工夫,連守信和張氏正算計著,他們應該已經回到了太倉,連老爺子就又有信來了。

相距幾百裏,平常人家,還是分了家的,一年半年的有封信就算不錯了,連老爺子這來信的頻率,頗為少見。

這次,是很厚實的一封信。

“這是繼祖他們回去了,老爺子給家裏來的信?”連守信算了算日子,覺得不對勁。“不對啊,不應該這麽快。”

前幾天才收到的連老爺子說讓連繼祖回來的信,現在才幾天的工夫,連繼祖還沒回到太倉,連老爺子就又來信了,還是這麽厚實的一封。

連老爺子這是又有什麽事?!

“先吃飯吧,吃晚飯再看信。”張氏就道。

大家都沒有異議。直到吃過晚飯,一家人這才圍坐在一起。

五郎拆了信,給大家夥念。

連老爺子信裏,一開始是說他們在太倉的情況,然後連篇累牘,是教導連守信如何為人處世的話。連老爺子的前面捎來的信裏,也是這樣。這次著重教導連守信,大意就是貧賤之交不可忘。說連守信現在日子過的好了,有了禦賜的牌樓,千萬不可就此忘了本,要待人更加和氣,處處行善。尤其是對親戚朋友們,千萬不能做出什麽讓人背後講究、戳脊梁骨的事情來。

整整三頁信紙。

然後,連老爺子報了一個喜訊。

趙秀娥生了。

“生的啥?”張氏立刻問。她這個年紀的女人,就對這些事情感興趣。

“生了個丫頭,母女平安。”五郎看了看信,答道。

“不說一定是兒子嗎?”連蔓兒就道。趙秀娥生了個閨女,不知道太倉的連家眾人都是怎樣的心情。

“這個事,當是包餃子那,要啥餡就包啥餡。丫頭也好,先開花、後結果。”張氏道,“就是二郎媳婦先前的時候,太能作了。這下沒像她說的似的生兒子,不知道她咋下台。”

“娘,你就別為古人擔憂了。”連蔓兒就道。

以趙秀娥的為人,別說生的是活生生的閨女,就是生下一塊石頭來,她也決不能就此就低了聲氣。

雖說沒兒子就沒底氣,但是這也分人。若趙秀娥在趙氏那個位置,絕不會像趙氏那麽窩窩囊囊、忍氣吞聲地過日子。

“就這個事,你爺在信裏還說啥了?”張氏就讓五郎繼續念信。

五郎手裏拿著信紙,往下看了看。

“不念了,沒啥事。”五郎就說道。

“眼瞅著還有三張信紙那,咋就沒啥了?”連守信就道。

小七就湊到五郎跟前,將小腦袋擱在五郎的肩膀上看信。

“是沒啥。看了生氣。”小七看了一會,就把腦袋挪開,小聲道。

有說沒啥,又說看了生氣,這就前後矛盾了。

“給我瞧瞧。”連蔓兒正捏著奶貓大花腳上軟軟的肉墊,看見五郎和小七這樣,就放下大花,伸手要看信。

五郎不想把信給連蔓兒。小七在旁邊,就趁著五郎一個不注意,將信搶過來,遞給了連蔓兒。

連蔓兒拿著信,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

“我大姑給我爺、我奶捎信了。”連蔓兒放下信,說道。

“是啥事,莫不是……”張氏立刻警覺地睜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