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內部消息(第2/2頁)

要進連家的正門,必須得在牌樓前下馬、下車,跪拜之後,才可進門。當然,如果只走連家兩個跨院的角門,那就可以避過禦賜的牌樓。

鐘管事是受了主子的委托,又與連守信多次來往,有了交情,因此行事就為連家考慮。那負責查勘的官吏,則是得了連守信一封大大的紅包,樂得做人情給連家。

這個選址,選的極妙,起碼連蔓兒就滿意極了。

沈六出門,看了看查勘的官員劃出來的地塊,也點了點頭。顯然,他也覺得這地點選的不錯。

“什麽時候開工?什麽時候完工?”沈六問。

“稟告大人,下官即日就調動材料、工匠,後日就可動土開工。”那官吏說著話,偷看沈六的臉色,“禦賜的牌樓,下官不敢馬虎。……日夜趕工,四十天後,即可竣工。”

剛才大部分官吏都已經陪著欽差先走一步,不過還有部分官吏沒有走,他們見沈六出來,就都簇擁了上來。

連蔓兒就和小七退到了後面,和張氏一起轉身往鋪子裏來。

剛在鋪子裏坐下,就見一個小廝提著兩個點心匣子笑呵呵地走了來。

“……小的叫全福,在六爺跟前伺候。六爺吩咐,這次來也沒帶什麽,就這點心是府裏小廚房做的,留給姑娘家裏嘗嘗。”小廝全福行了一個禮,笑著說道。

張氏忙讓這小廝坐,連道辛苦,又端了茶水、點心、果子來讓這小廝吃。

全福笑著推讓,說是沈六即刻就要起身,他得跟過去伺候。他嘴上雖是這麽說,腳下卻沒有動。

連蔓兒認得這小廝,沈六幾次來三十裏營子,這小廝都跟隨在旁邊伺候。沈六要留點心給她們吃,剛才不留,現在卻打發了一個小廝過來。

連蔓兒看著那小廝,不由得心中一動。

“全福小哥,你是六爺貼身伺候的人,別人不知道的事,你肯定都知道。”連蔓兒說著話,就沖張氏暗暗地使了一個眼色。

張氏便將一個鼓鼓的荷包塞進那小廝的手裏。

“小哥有事,那我們就不留小哥了。這幾個錢,小哥自己買些果子路上吃。”張氏就道。

全福略推讓了推讓,便坦然地將荷包收下了。

“全福小哥,那個推廣玉米的公文……”連蔓兒連忙趁機打探。

全福四下瞧了瞧。

“小七。”連蔓兒就忙讓小七出門去看著人。

“這個事,小的知道的也不清楚,就是恍惚聽見了那麽一句兩句,也不確實。姑娘要問,那小的不能不說。不過,姑娘也就聽聽,當不得真。”

“那肯定。”連蔓兒點頭笑道。

全福見屋裏只有張氏和連蔓兒,就壓低了聲音,說了一番話。

……

送走了沈六一行人,連蔓兒家又熱鬧了一陣,等眾人都走了,回到鋪子裏,連蔓兒才又重新想起全福所說的話。

玉米推廣的地點,就定在遼東府。由官府發放玉米種子,選良田進行種植。被選中種植玉米的田地,免除這一年的賦稅,在秋收的時候,每一畝地,要向朝廷上交六百斤的上等玉米,其余部分,都歸田地的主人自有。

而這些種植玉米的人家,在玉米未完全成熟錢,不得擅自食用、或者高價轉賣。

推廣玉米,是為了讓玉米成為廣大百姓的口糧,因此,朝廷將命令制訂玉米的價格。按照玉米的等級、幹濕程度、玉米的價格被定在四文錢到六文錢一斤不等。

很快,這道公文就將頒布到遼東府的各地。

沈六從連蔓兒家拿走了上等的玉米共,一萬六千三百八十斤,如果都作為種子,分發下去,按照一畝地兩斤玉米種子來計算,其中刨除一些損耗,那麽這些種子,大約可供耕種良田八千畝。

而這八千畝良田,到了明年秋收的季節,可收上來上等玉米四百八十萬斤,而余下的玉米,也足夠那些田地的主人做口糧了。玉米官府定價,正好可以有效地避免囤積居奇,有利於流通。

不得不說,這是一條非常好的政令。

“姐,剛才說的,小九哥也做官了,是什麽伯?”小七抱著奶貓大花,湊到連蔓兒身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