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2/2頁)

俗語說,六月天,孩兒面。上午的時候還是艷陽高照,這剛過了晌午,就下起了雨來,而且還越下越大,真像瓢潑似的,絲毫沒有停歇下來的跡象。

連守信和張氏先回來了,隨後五郎和小七也從私塾放學回來。

院子裏很快就積了水,雨點被風刮的往窗台上打過來。連家的窗戶是白紙糊的,是經不住雨淋的。

連老爺子就從上房走出來,帶著人將窗戶上端卷放著的防雨的簾子落下來。

張氏、連守信、五郎和小七也將西廂房窗戶上的防雨簾落了下來,將窗戶嚴嚴實實地遮住了。

這種防雨的簾子,是莊戶人家自制的,就是將高粱稈上的葉子都去掉,然後用結實的粗線,將一根根的高粱稈緊緊地連綴在一起,就像串簾屜那樣。也有的莊戶人家用的是草編的簾子,不過那種簾子做起來更費工夫,大多數人家,還是用的高粱稈的防雨簾。

防雨簾遮住了窗戶,雨水再也落不到窗紙上,同時也遮去了大部分的光亮。

屋裏一下子更暗了。

一家人也沒什麽事做,就不電燈,只在圍坐在炕上嘮嗑。

“爹、娘,你們看,我就說新房子咱得用琉璃的窗戶吧。要用琉璃的窗戶,平時透亮,遇到下雨了,也不用簾子,琉璃它不怕雨淋,也省得咱把窗戶遮成這樣。”連蔓兒就道。

要新建房子,連蔓兒就提議用琉璃窗,連守信有些遲疑,用琉璃窗造價高,比普通的這種木格子窗貴了不只幾倍的價錢。連家現在的房子,只有上房東屋,靠炕頭的窗戶安了兩小扇的琉璃窗。那是連老爺子平常坐臥的位置。

“琉璃窗好是好,價錢太貴。”連守信道,他還是有點心疼錢。

“爹,每年糊窗戶紙還得用錢。用琉璃窗,不是把糊窗戶紙的錢給省了嗎?”連蔓兒就笑道。

“那窗戶紙才多少錢,一扇琉璃窗那是多少錢?”張氏就笑,“你爹這要都能給你繞進去,他這幾個月買賣都白做了。”

“爹,琉璃窗是貴,可它好看啊,屋裏還亮堂,不怕進風。咱蓋一回房子,還不得弄得周正點,錢只要花在正地方,就該花。”連蔓兒道。

“爹,那咱就用琉璃窗吧。”五郎道。

“也對,那咱就用琉璃窗。”連守信就道。

“要買琉璃,得去縣城,聽說還得提前訂。”張氏道。

“這事好辦啊。”連蔓兒就朝連枝兒眨了眨眼,“趕明個,咱就跟我家興哥說說,要買啥樣的管保就有啥樣的。”

連枝兒的臉又微微有些泛紅。

連蔓兒看著暗笑不已。

這場雨一直下到夜裏,第二天早上略小了些,連蔓兒一邊吃著早飯,一邊就想,不知道這樣的天,喜寶他們還去不去的成廟會。

六月中旬,連蘭兒從縣城來了,說是給連秀兒相了一門好親事,就將周氏和連秀兒都接進城去了,說要相看。古氏帶著連朵兒,也跟了去。

而這個時候,莊戶人家迎來了一年中,瓜菜最豐富的季節。

頂花帶刺嫩綠的黃瓜,紫瑩瑩的嫩茄子,甜辣椒,這些都是洗幹凈就可以直接生吃的,還有嫩豆角,土豆也下來了,只需要一小塊帶皮的肥多瘦少的豬肉,就可以將一大鍋土豆豆角燉的噴噴香,如果上面在蒸上一層白面做的胡餅,就更完美了。

最讓連蔓兒高興的是,菜園子裏種的玉米成熟了。

菜園子裏的玉米比地裏的玉米播種的早,在地裏的玉米剛剛出苗的時候,菜園子裏的玉米就已經有連蔓兒的腰那麽高了。現在,地裏的玉米大多數剛剛結了玉米棒子,而菜園子裏的玉米棒子,已經可以吃了。

玉米要完全成熟,指的是玉米粒灌滿漿而且變硬。現在菜園子裏的玉米,玉米粒已經灌滿了漿,但還沒有變硬,這正是吃煮嫩玉米的時候。

連蔓兒一直關注著玉米的長勢,也一直盼著這個時候,可真看著那一棒棒飽滿的玉米,她又猶豫了。

是吃還是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