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連蔓兒算賬(第2/3頁)

她畢竟是做娘的,自己任命也就罷了,真要說到自己的孩子,她還沒有“賢良”到那個程度。不得不說,這對於連蔓兒幾個孩子來說,還算是比較幸運的。

“不,當然不是。”張氏連忙改口,接著嘆了口氣。

“娘,你那個想法不對。”連蔓兒道,她覺得張氏肯定被洗腦了,“既然不分家,那就該一碗水端平,沒有咱們苦哈哈地,她一家吃喝玩樂的。”

“咱也不求他把他賺的錢拿出來,就是咱們想他也不願意。咱自己個兒過,也照著就這樣節省,每年咋地也能攢下點錢來,還能送哥和小七去讀書那。”

“這些年打糧食富余的錢,要不是都填給了大伯他們,我哥和小七已經念上書了。”連蔓兒又道。

張氏拿了一塊布,在水盆裏,無意識地搓著,越搓越用力。她並不是沒有這樣想過,但是都壓制住了。更沒人跟她講過這樣的道理。

“哥說他不想讀書,我看見他一個人拿樹枝在地上學寫字那。”連蔓兒看了一眼五郎,又道。

“我就算了,要是能行,起碼讓小七能去讀書。”從連蔓兒說到讀書開始,五郎都低著頭。現在他才擡起頭來。

娘幾個正說著話,連守信從外邊進來。

“說啥那?”連守信看見連蔓兒激動地紅著臉,張氏、連枝兒、五郎和小七臉上都有些難過的神色,忙問道。

張氏終於放下手裏的布,看著連守信嘆氣。

連蔓兒不管那些,讓連守信坐炕上,就把剛才算過的那筆賬給連守信又算了一遍。

連守信也沉默了,和張氏一樣,這筆賬他也心中有數,這是第一次有人這麽明確地算給他聽。

“我是啥話也沒有了,他爹,咱……為孩子們打算打算吧。”張氏道。

“爹心裏清楚。哎,不就是為了大哥能出人頭地,給連家爭口氣嗎。”連守信道。

“出人頭地,不是應該好好讀書?每天下館子,挑吃挑穿,就能出人頭地了?十年寒窗,可沒見誰寒窗出個肥肚子來。”連蔓兒道。

連枝兒幾個都捂著嘴笑了起來。連守仁長的不算胖,但是卻早早地有了肚腩。

連守信和張氏都板著臉,連守仁一家的某些做派,他們心中和連蔓兒同樣的心思,並不認同。

“要敢說分家,你爺得劈了我。”連守信道。

連蔓兒的眼睛亮了一亮。連守信這樣說,表明他心裏也傾向了分家,只是礙於連老爺子。

“我聽人說,樹大分枝。咱們和大伯一家差距越來越大,早就該分家了。”連蔓兒道。

連守信坐在那想了一會。

“分家這事,我也想了,這是遲早的事。”連守信道。

連蔓兒忙坐直了身子,張氏和其他幾個孩子也都靜下來聽連守信說話。

“大哥要是得了官,上任去,爹和娘還有秀兒就得跟去,我看二哥的意思,也是要跟去。大哥到時候要養這麽多人,到時候這家不分也得分了。”

連蔓兒眨了眨眼睛,連守信不傻啊,雖然話裏沒有明說,到時候連守仁會翻臉不認人,但是顯然是對情況還有某些人的性情都有比較客觀的評價。

“我想著,到時候咱就分出來。那時候,他們也再不用咱們出力賺的這幾個錢了。”

連蔓兒翻了個白眼,往旁邊一倒靠在連枝兒身上。

“蔓兒,咋了?”連枝兒還以為連蔓兒病了,低頭一看,連蔓兒臉是紅撲撲地,沒有一點事。

咋了,當然是氣的。

歸根到底,連守信還是包子,典型的包子的想法。

“我看人家現在也未必就看的上。”連蔓兒道。就算他們辛苦勞動,省吃儉用,但是看大房的言談舉止,根本就不感激,反而高高在上,根本就看不起他們這些鄉下人。

連蔓兒說得很直接,張氏和連守信沒法反駁,因為他們也看出來了,只是為人厚道,不肯去深想,也不肯說出來。

“我看,不如早點分。”要等連花兒嫁進宋家,然後還要宋家走關系,給連守仁補監生,再到得官,誰知道還用多久。早分早幹凈,她也好全心全意進行她的小地主計劃。

“到時候再分,大家該說大伯一家發達了,就不認人了。現在分也不差啥,人家不差咱那幾個土坷垃裏扒出來的錢。沒準還因為咱們土,嫌棄咱們丟人哪。”

連蔓兒說著,看向張氏。

“娘,你說路過大伯家,可沒說去他家,人家都不讓你進門吧。”

張氏臉就紅了。

“你這個孩子,嘴咋這樣,以後肯定得罪人。”

“這裏又沒外人!”連蔓兒笑。

張氏挨著連蔓兒身邊坐下來。

“不知道咋回事,聽蔓兒這麽說說,好像心裏痛快了不少。”張氏道。她又不傻,還看得出眉眼高低,一直以來都是因為賢良淑德,為大局著想,而壓抑著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