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甜稈(第2/2頁)

一大家子人就往家裏走,走進村裏,遠遠就看見連家的大門口停著好幾輛騾子車,還有幾個腳夫整從車上往下搬東西往門裏送。其中一輛騾子車上面是轎子形狀的車篷,村裏人都管這種叫做轎車。這村裏,只有王舉人家有一輛這樣的轎車,王幼恒坐的也是這樣的轎車。

“繼祖回來了!”連守信笑道。

連老爺子點了點頭,加快了腳步。

進了大門,連蔓兒就看見一個穿著赭色潞綢直綴、白凈面皮的青年正在那指揮腳夫們,正是連守仁的大兒子連繼祖。

連繼祖看見連老爺子進門,忙迎上來。

“爺。”連繼祖就要下跪。

連老爺子忙將連繼祖扶住,這會鞏固,古氏帶著一個年輕的小媳婦也迎了出來。這小媳婦就是連繼祖的娘子蔣氏,蔣氏手裏還抱了個約兩歲的小女孩,是他們夫妻的女兒,小名叫做妞妞。

“回來了好,屋裏說話去。”連老爺子道。

眾人呼呼啦啦地進了屋,連老爺子在炕上坐了,連繼祖和蔣氏這才又跪下,正正經經地給連老爺子磕頭,就是妞妞也被蔣氏抱著給連老爺子磕了頭。

連老爺子滿臉都是掩飾不住的笑意,就讓連繼祖起來,坐到他身邊,又讓連守仁也一邊坐了,連守義、連守禮、連守信幾個也都坐下,連家的老少爺們兒們開始說話。

古氏在外面打發了腳夫。說是將鎮上的所有東西都搬了回來,原來租的房子也退了。蔣氏和連花兒在西屋安排箱籠擺放,古氏又來和周氏、連秀兒查看從鎮上帶回來的禮物。

一時間屋裏屋外,熱鬧成一片。

連蔓兒往西屋裏看了一眼,就見大大小小的箱籠一個摞一個,還是幾乎擺滿了多半個屋子。

連家的一家人現在算是全聚齊了,連老爺子高興自不必說。

“蔓兒、小七,你倆去廟頭,給爺打半斤酒回來。”連老爺子讓周氏給連蔓兒拿錢去打酒。

說起來,連老爺子平常有兩個愛好,一個就是煙,另一個是酒。煙是自家種的旱煙,曬的旱煙葉子。酒,家裏可沒有,只好出去買。連老爺子愛酒,但礙於家裏沒錢,每次多是讓連蔓兒幾個小的,拿著個小酒壺,去廟頭的雜貨鋪裏,一兩一兩地買。一兩酒,就著一點點的菜,可以喝上兩三頓。

周氏也高興,就從錢袋裏往外取錢。

“爺,我給你帶酒回來了。”連繼祖忙攔住周氏,“是正宗的梨花白。”

連繼祖就起身,從一堆禮物裏抱了一壇酒給連老爺子看。

連老爺子平時喝的就是小燒鍋燒的高粱燒酒,一聽說有梨花白,眼睛立刻就亮了。

“好,好,就喝我大孫子給打回來的酒,梨花白。”

“還有槽子糕、糖,還有給爺、奶,還有老姑買的做衣裳穿的尺頭。”連繼祖就指著櫃子上放著的兩包槽子糕、一包糖,還有一青一紅的兩個尺頭。“月娘還給奶買了杭粉。”

周氏也樂了。

“啥杭粉,那可貴了,我老了,還能用那個?給你老姑吧。”

“奶可不老。”連繼祖道,“老姑的那份也有,還有胭脂那。”

“繼祖這孩子知道疼人。”周氏笑著摩挲著連繼祖的後背。

一屋子的人就都笑了起來。

人太多,屋裏站都站不下,連蔓兒扯了扯張氏,母女幾個就從上房出來,回西廂房裏。連枝兒端了水盆進來,大家洗手、洗臉。

連蔓兒看了連家大房的穿著、打扮、行動做派,忍不住向張氏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娘,大伯和大堂哥在鎮上,很有錢嗎?”連蔓兒問。

這個問題有些難住了張氏。

“……你大伯是秀才,一開始的時候每天有二斤的廩米,還免做勞役。後來沒考上舉人,每年做秀才也有縣裏的考試要評等級,要考了前二十名的,才給廩米。你大伯只領了幾年,後來就再也沒有領過了。”

“那大伯不是還做館教書,每年能賺多少錢?”

“一開始吧還好,尋的都是好館,每年也有二十兩銀子,四時五節還另外有東西送。後來,你大伯不是評等級評不上去嗎,就沒有好館請他做了,今年剛辭的這個館,每年只有十兩銀子,不過是包吃住。”

“那他們一年花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