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賠禮(第2/2頁)

連守信堅持不肯吃包子,最後推不過,才掰了一塊,其他的就讓連蔓兒幾個分著吃。

“爹在鎮上和你大伯、二伯一起吃過了。”連守信道。

張氏看了一眼連守信,沒說話。

可是還有連蔓兒。

“爹,方才我們正跟娘說咧,我們在鎮上的時候,看見大伯和二伯了,正從大酒樓裏喝的醉醺醺出來,還叫了轎子那。聽酒樓裏的夥計說,叫了一桌子的好菜,要一兩多銀子,吃剩下了好些那。”連蔓兒假作無心地說道。

連守信的臉色就有些尷尬。

張氏掃了連守信一眼,小聲道,“她大伯和二伯還坐了轎子去廟後街,你也跟著一起去了沒?”

連守信悶了半天,才道,“這事,還是瞞著吧。爹一心盼著大哥做官那,……爹的身子骨不如從前了。”

“我已經囑咐了孩子們了。”張氏道,“孩子們賺了這幾個錢的事,也不能說。說了要壞王小太醫的事。……孩子們有幾個體己,自己打打牙祭也好,指望著家裏,那是不能夠啊。”

連守信點了點頭,不再言語了。

“我爺把家裏的錢都貼給大伯,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要是分了家,咱們賺了錢,大大方方地孝敬我爺吃喝,那多好。”連蔓兒試探著說道。

連守信愣了一下,“咋想起說這個?”

“因為這包子才想起來的,爹,你說是不是這個理?”連蔓兒道。

“這話可別再說了,你爺要是聽見,會生氣。”連守信道。

“嗯。”連蔓兒答應了。連守信和張氏做包子做了這麽多年,很難一時就改造過來。好在兩個人雖然愚孝,但心裏卻還明白,也知道心疼孩子。連蔓兒告訴自己,不要太心急,她要一點點地去影響連守信和張氏,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怎麽做才是對的。

一家人又說了一會話就歇下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張氏就到上房拿了個雞蛋。周氏臉色雖然不是很好,但這次卻沒說什麽。張氏將雞蛋煮熟了,又剝好了皮給連蔓兒。連蔓兒就和小七一起分吃了。

吃過早飯,連守仁和連守信滿面春風地從鎮上回來了,還買回了一些點心。連守仁還說見到了府城來的朋友,說只要尋得門路,用上一筆銀子,一個縣令是妥妥的,哄的連老爺子和周氏都高興起來。

“鎮上還有些事情要打點,繼祖他們要過兩天才回來。”連守仁又道。

連老爺子點了點頭,就帶了幾個兒子下地去看莊稼了。

周氏坐在炕上,想起一件事來。

“老二媳婦,去請後街的李四奶奶來,今天就給芽兒把腳裹上。”周氏對何氏道。

“李四奶奶?”連枝兒吃了一驚。

“芽兒九歲了,咱自家裹不來那小腳,只有李四奶奶在行。我許給她兩百個錢,二斤雞蛋,她保證給芽兒裹出一雙漂亮小腳來。”周氏對何氏道。

何氏一聽高興了。

“娘,我這就去。”何氏一陣風似的走了。

“哎呦,李四奶奶可是名聲在外,我今天也要跟著開開眼。”古氏笑著道,“娘真是疼孫女,舍得下這樣的本錢。”

“這十裏八村再找不著一個像奶這樣心慈的老人家了。”連花兒也陪笑道。

“我是刀子嘴豆腐心,也只有你們明白我。”周氏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蔓兒。”古氏扭頭看著連蔓兒,笑道,“要不,你也趁這個機會,把腳裹了吧。”

連蔓兒好像被雷劈了一樣,只好強作鎮定。

“那錢誰出?”連蔓兒故意道,她篤定,裹小腳在周氏眼裏是極有體面的福利,周氏絕不肯給她這個體面,更不會為她花錢。

“好孩子,你過來,大伯娘這根銀簪子也值幾兩銀子……”古氏說著話,就從頭上拔下一根簪子來。

不,不會吧,連蔓兒的心抖了抖,眼睛立刻迷蒙了。她是怕的,可是在古氏等人眼中,那眼神卻分明是渴望,卻又害怕得不到的眼神。

古氏和連花兒就都笑了。

“別管她,你那簪子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她那性子,給她裹了腳,也是白搭,出息不了。”周氏道。

連蔓兒努力做出一個失望傷心的表情,然後決然地轉身,往外跑去。連枝兒也跟了出來。兩人剛出上房門口,迎面就看見何氏領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婦人走了來。

那婦人高高瘦瘦,黃白的面皮,一雙三角眼從在連枝兒和連蔓兒臉上打了個轉,最後停在兩人的腳上。

連蔓兒就覺得連枝兒抓著她的手緊了緊,扭過頭去一看,連枝兒的臉已經白的沒有了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