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借喻:解君惑(1)(第2/3頁)

蕭鳳溟的這道聖旨便是後世稱做的“流軍令”,後來每當應國有了吃緊戰事,就會召集流民,乞丐或者輕犯從軍,這制度也漸漸沿襲下來。蕭鳳溟的“流軍令”實施之後,正當京城百姓以為就這樣平平安安過年的時候,朝堂中再掀風浪。禦史台一夜之間上奏參了十幾位朝廷命官。所有的罪名通通一律是“貪瀆”。

據說龍顏大怒,當天下令禦史台的十幾名禦史諫官入宮。當先參奏高太師的是新進禦史郎林雲,此人以進士之身入朝,當初蕭鳳溟只覺得他為人木訥,沒想到才半年不到,他竟然掀起軒然大波。他在禦書房中據理力爭,又拿出自己暗查來的賬冊,一一嚴參朝中大臣。

首當其沖就是高太後的親哥哥——高太師。林雲細數他名下良田土地,又挖出他私自屯糧,低買高賣,導致京城米貴如油。還參高太師在先帝在世期間,結黨營私,收受賄賂等等不一二足。罪狀簡直是罄竹難書。據說,蕭鳳溟在禦書房中,足足聽了他侃侃而談兩個時辰,不發一語。

山雨欲來風滿樓。整個朝堂,甚至整個後宮都紛紛揣測皇帝將如何決斷,一位是人言輕微的禦史郎,另一位是高太後的親哥哥,權傾一時的高太師。這場風波隨著應國最冷的冬季而來而越發令人寒不自禁。

“聽瀾”暖閣中,暖意如春。聶無雙執起黑子,略略思索便落下。

“娘娘輸了。”聶無雙笑著擡頭。淑妃正凝神苦思,聞言一看,不由扼腕嘆息:“還是少算了幾步。唉,本宮棋力不及碧嬪妹妹,自當認輸。”

聶無雙停了手,笑著在宮人端上的一盆溫水中凈了手,這才笑道:“娘娘過謙了,娘娘的思路縝密,臣妾贏得僥幸。”

淑妃抿了嘴,橫了她一眼:“你就會奉承本宮。在宮中,誰不知只有你與皇上的棋力不相仲伯。說起皇上的棋藝,那是沒話可說。”

聶無雙一邊抿著茶一邊聽著她贊嘆蕭鳳溟如何如何。自從秋狩過後,淑妃待她便十分熱情,這種熱情近似乎一種信任,而不是之前的充滿猜忌的合作。在後宮中多一個有力的盟友自然是好事,聶無雙便與她多多走近,反正兩人現在無利益沖突,自然相安無事。

“蓮嬪妹妹,你說這次皇上會怎麽處置那事?”淑妃說著,忽然轉移話題,說起了最近宮中十分忌諱的諫官參案。

聶無雙看著她杏眼中隱約的興奮之色,心中微微一哂,淡淡道:“臣妾也不知道。這事皇上根本不可能與臣妾說。”

淑妃想了想,摒退宮女,坐在她身邊,小聲地問:“皇上當真沒提過?”

聶無雙搖了搖頭:“娘娘也知道皇上什麽性子,他哪裏會跟臣妾提起這事。”她掩下眼中的好笑,擡起純凈的美眸:“皇上對娘娘提過麽?”

淑妃失望的“哦”了一聲,搖頭。她的失望顯而易見,聶無雙嗅出了一絲幸災樂禍的意味。高太後把持朝政多年,高太師就是她的爪牙,如今出了這事,還不知道是皇帝的授意還是別有用心人的試探。高太後之下是皇後,太後與皇後向來唇齒相依,如今若是太後倒台,皇後亦是首當其沖,皇後之下,除了老實本分的敬妃,四妃之一就只有淑妃能撐得台面,能主持後宮,這環環相扣,難怪淑妃對這事這麽熱心探問。

聶無雙稍稍轉念一想就想明白其中關鍵,她暗自冷笑一聲,面上卻越發溫和,握住淑妃的手,懇切地道:“娘娘不必擔心,皇上自然會有決斷。”

淑妃也覺得自己操之過急,掩飾笑道:“本宮也是擔心皇上被那幫臣子逼得緊,我們做妃子的,都是要看著皇上的臉色行事,皇上開心了,我們日子自然就會好過了。”

她看著聶無雙吹彈可破的面容,笑得熱情:“蓮嬪是皇上鐘愛的人,以後本宮還要多多依仗蓮嬪妹妹呢。”

聶無雙聽著她奉承的話,淡淡笑著受了,又聊了一會這才回了永華殿。蕭鳳溟這幾日都未在她宮中留宿,也未召任何妃嬪伺候。聶無雙看了看天色,想了想,吩咐夏蘭拿了燉好的人參雞湯慢慢地向禦書房中走去。

禦書房前林公公與幾位內侍守著,他見聶無雙來,眼中一亮,連忙上前,如得救星一般:“娘娘,奴婢正想著娘娘呢。”

聶無雙看著他滿是皺紋的老臉,笑道:“林公公言重了,本宮可擔當不起呢。”

林公公苦著臉:“娘娘再不來,奴婢就要去請娘娘來了,這一日,皇上已經摔了第四副茶盞了。”

聶無雙若有所思地看向那緊閉的殿門,微微皺了皺秀眉:“那本宮進去可還合適?”

林公公比了比手勢:“娘娘請吧,皇上這時應該已經生氣完了。為了國事,皇上中午都沒吃好。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