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暫居(第2/3頁)

聲音清脆響亮,讓眾人怔愣之余大笑起來。

二伯母湊趣道:“二嬸,您失算了!您應該先把糖拿在手裏再喊壽姑過去的。現在您手裏什麽也沒有,壽姑怎麽會跑到您哪裏去?”

大家又是一陣笑。

二伯母站起身來,對竇世英笑道:“你就放心把壽姑交給六弟妹好了,我們都會幫你照看她的。時候不早了,我和你回去看看吧?真定一巴掌大,這樣鬧起來,大家臉上都不好看。”

竇世英摸了摸女兒的頭,叮囑了她幾句“聽話”之類的話,然後和二伯母回了西竇。

二太夫人則仔細地詢問了六伯母怎樣安置竇昭,這才放她們離開。

六伯母帶她去給大伯母問安。

做為和二太夫人一樣的孀居婦人,她就住在二太夫人隔壁的院子。

悄無聲息的宅子,青色的帳子,黑漆家具,松蔭遮了外頭的陽光,大伯母憔悴的面孔雪般的慘白。

竇昭想起她從前笑語殷殷的樣子,很是唏噓。

大伯母微笑著將竇昭抱在了懷裏,讓丫鬟端了瓜果糖食進來招待竇昭:“沒事就來看大伯母。”

竇昭笑眯眯地應了。

六伯母和大伯母閑聊了幾句,就帶著竇昭辭了大伯母。

出了門,曬著外面的太陽,聽著嘈雜的蟬鳴,竇昭莫名地就松了口氣。

六伯母溫柔地問她:“累不累?”

竇昭搖頭。

六伯母笑道:“那好,我們去給你三伯母問安。”又哄著她,“給你三伯母問過安,我們就回去吃冰鎮西瓜,好不好?”

竇昭笑著點頭。

三伯母和六伯母比鄰而居,她們進去的時候三伯母正在訓斥剛過弱冠之年的七堂兄竇繁昌:“……你能和啟俊比?他能問得倒先生,你呢,你是被先生問倒……”

他是三伯母的長子,在竇繁昌之前,三伯母生了三個女兒。

見紀氏和竇昭進來,這話當然也就訓不成了。

竇繁昌笑容尷尬地和紀氏、竇昭打了個招呼,悻悻然地走了。

三伯母撫著額吩咐丫鬟上了茶點,然後和六伯母抱怨道:“也不知道得罪了哪路神仙,好不容易生了兩個兒子,大的二十歲了還不曉事,天天只知道玩,小的倒是聰明,可就是不喜歡讀書,讓他讀書就像要他的命似的……”

在竇昭的記憶中,三伯父的兩個兒子在讀書上還就真沒什麽出息。

竇繁昌中了秀才之後就一直在讀書、科舉,落第,竇華昌年過三旬時轉行做起了古玩生意,竇昭還介紹了幾個重量級的客戶給竇華昌。

六伯母安慰著三伯母:“他年紀還小,未定性,娶了媳婦就好了。”

竇繁昌和自己的表妹定了親,婚期定在了明年的三月。

三伯母嘆氣:“但願如此!”

六伯母帶著竇昭告辭。

三伯母送她們到門口,擡頭卻看見三伯父神色匆匆地走了過來。

“壽姑過來了!”他遠遠地笑著,朝著六伯母拱了拱手,喊了聲“六弟妹”,道:“我有要緊事見娘,晚上你們過來吃飯吧?算是我給壽姑接風!”

三伯母忙道:“是啊,是啊!你們到我們這邊來用晚膳吧!”

東竇本是二房住在一起,除了節氣、祭祀,平時各家吃各家的。

他們請的是竇昭,紀氏沒有客氣,笑著應了,然後抱著竇昭回了屋。

紀氏的乳娘王氏已經將竇昭的東西和丫鬟都安頓好了,見竇照臉曬得通紅,喊了妥娘,一起服侍竇昭洗了個溫水澡,又幫著竇昭拍了冰片粉,換了身白紗小衫,戴了銀項圈和銀手鐲,這才領著她去見紀氏。

紀氏也洗了澡換了衣裳,兩個丫鬟正一左一右地給她搖著扇子。

她拉著竇昭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盈盈地點頭,抱著竇昭上了炕:“這才像個姑娘家的樣子!”隨手拿了把扇子,一面幫竇昭打起扇來,一面吩咐王嬤嬤:“今天我們去三伯那裏吃飯,要是六爺趕得回來,就讓他去三伯那裏,要是趕不回來,你們就單給六爺做晚膳。”

竇昭猜六伯父肯定是和父親去了她家。

王嬤嬤笑著應是。

有個桃眼杏腮的丫鬟走了進來。

王嬤嬤一見,立刻把屋裏服侍的幾個丫鬟都帶了下去。

那丫鬟接過六伯母手中的扇子,幫竇昭打著扇,低聲對六伯母道:“三爺接了五爺的信,說是陳季舟被迫致仕,曾閣老推薦何文道何閣老主持這次的會試。五老爺在吏部侍郎任上甚得曾閣才的器重。太夫人聽了,立刻讓人帶信給西府的老太爺。我過來的時候,送信的人剛剛出門。”

六伯母“嗯”了一聲。

丫鬟就去撩了簾子,王嬤嬤和幾個服侍的丫鬟魚貫著走了進來,原來幹什麽的繼續幹什麽,要不是那個丫鬟還在幫竇昭打著扇,竇昭還以為她剛才是在做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