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四說韓,計成圓滿(第2/2頁)

孫樂沉思片刻後對上韓侯,微微一笑,長長的睫毛扇了扇,“倒有一策可用。”

韓侯大喜,傾身向前,緊緊地盯著孫樂說道:“請說。”

孫樂徐徐說道:“王何不向百姓嘉獎公仲移之德?王就布令,‘寡人憂民之饑也,移收而食之,寡人憂民之寒也,移解衣而衣之。寡人憂勞百姓,而移亦憂之。移之所作所為,稱寡之意。’凡是公仲移所做的善行,大王就多多嘉獎。”

孫樂說到這裏,見韓侯露出深思之色,不由笑了笑,繼續說道:“這樣過了一二個月之後,王可在朝會之日,當著群臣之面,在大庭中對公仲移行以揖禮,嘴裏則感激他這些年遵王之令,四處行善的勞苦,並向國內發出告示,就說王將在某一日中,親自為饑寒的百姓賜粟米谷糧若幹。”

孫樂輕笑道:“如此,王只需行善一次,百姓們便會說,‘公仲移善待百姓,勞民之苦,都是受了大王的教導啊!’如此,日後公仲移如果行善,皆是大王之功!如果他不願意再行善,王更可布令天下,當眾斥責於他!”

“善!”韓侯聽到這裏,雙眼刷地晶亮,他連連拍著自個兒的大腿嘆道:“善!大善~!”

騰地一聲,韓侯站了起來,沖著孫樂深深一揖,“田公果然大才,孤受教矣!”

孫樂連忙還禮。

孫樂的這個計策,解去了韓侯的心腹大患,一時之間,韓侯一掃陰郁,精神煥發。

他撫著長須,一邊打量孫樂,一邊呵呵笑道:“田樂此來,是為齊趙之戰否?”

“然也!”

孫樂朗聲應道。她盯著韓侯,說道:“樂此來,是想勸大王不可攻魏。”

她這話一說出,韓侯的臉上馬上露出了猶豫不決的表情。

孫樂微微一笑,雙眼炯亮地看著韓侯,沉聲道:“大王如果攻魏,韓危矣!”

韓侯眉頭皺了皺,擡眼認真地看向孫樂,有點不解,也有點覺得她是在危言聳聽的模樣,“可有說?”

“然!”孫樂朗聲應道。她身子向前傾了傾,雙眼灼灼地盯著韓侯,認真地說道:“敢問大王,韓南鄰何國?”

韓侯皺眉應道:“楚耳!”

孫樂笑了笑,“然也!韓南鄰楚國,而在不久之前,大王與齊魏夾擊楚國,已得罪了它。大王此次攻魏,就不怕介時楚弱趁大王國內空虛之時,派兵攻韓,一南一北,與魏成夾擊之勢,使得大王腹背受敵嗎?”

韓侯臉色一白。

他喃喃念著,“腹背受敵?”這也是腹背受敵這個成語第一次出現於世,這四個字一出,韓侯便臉色變了。

孫樂見他有點緊張了,繼續說道:“樂聞大王與秦侯有約,求韓攻魏之時,秦不得對韓不利,然否?”

韓侯臉色陰沉地點了點頭。

孫樂徐徐說道:“大王思慮不周到啊!”

韓侯擡頭認真地看著孫樂,等著她的解釋。孫樂冷笑著說道:“秦侯雖然貴為秦國之主,可秦之精銳盡在十三王子贏秋之手,贏秋行事向來不聽秦侯之令。大王就不怕韓在北有魏,南有楚夾擊時,贏秋見有便宜可撿,以私兵之名而取韓地否?介時韓已危,秦侯只需把背棄誓言之事推於贏秋身上,便可安心分割王之城池!”

這下,韓侯完全臉色大變了。

他騰地站了起來。剛一站起,韓侯便又慢慢地坐下。他朝著孫樂一叉手,恭敬地說道:“田公可有教乎?”

孫樂心想:事成了,她徐徐說道:“大王不於此時攻魏便無懼矣。”

韓侯點了點頭,他長嘆一聲,沖著孫樂叉手苦笑道:“既如此,韓不攻魏便是。”

“善!”

得到了韓侯的承諾,孫樂在心中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她閉了閉眼睛,暗暗想道:只需韓國的使者把此話傳到魏侯耳中,我這次的任務就圓滿完成了。

直到馬車駛出了韓宮,孫樂還一動不動的癱在馬車中,宛如一團軟泥。也不知為什麽,這人一放松,便只覺得疲憊感鋪天蓋地地襲來。

義解等人耳力過人,孫樂與韓侯的應對都一一聽入耳中。他們看著安靜地坐在馬車中一言不發的孫樂,突然之間,都有了一種敬畏的心情,都不敢去輕易打擾她了。

這一次出使四國,孫樂創造出了三個流傳千古的成語,“唇亡齒寒”,“圍趙救齊”“腹背受敵”。他們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田樂的名字將傳得世人皆知!而且這一次,她將是以稚齡少年的身份,真正的完全地登上頂尖智者的行列!

孫樂沒有心情理會義解等人的感慨,她閉上眼睛,暗暗想道:這一次,得在平陽城休息夠了再動身!她真是連一根手指頭也不想動了,這一路來的顛覆勞累,緊張辛苦,都在這一刻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