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五國大會中的姬五公子(第2/4頁)

右側的角落的塌幾上,早已坐滿了人,孫樂一瞅,居然都是姬府的族人!大家不約而同的選了這個位置。

坐在燕地那一席的燕四回過頭來,遠遠地沖著五公子揮著手,而他的身邊,贏十三也轉過頭,看向五公子和孫樂。

五公子沖著燕四微微一笑,叉手示意。

齊地姬府坐下後,殿中又吵嚷了一會才漸漸轉為安靜。

孫樂看向大殿中,趙,齊,梁陳,燕五國使者各站一方,這些使者團都有人數上百。除了這些人外,便是一些零散的貴族,以及位於右側角落上的姬府眾族人。

所有人都跪坐在塌上,他們前面的幾面上擺著美酒,糕點,熱騰騰地米粥和大塊的煮得爛熟的羊肉。

大殿很高很空,四側角處都開有窗戶,這樣殿中雖然坐了上千人,卻也不顯得擁擠悶熱。

在大殿的前面,是一個高二米高,足有上百平方的石台。石台上擺著編鐘,古琴,笙,箏等樂器。在石台的右側開了一道門,門裏人影綽綽。

而在最靠近石台,與各國使者的塌幾緊緊相鄰的,便是趙王,趙王後,大王子等人的席位。此時他們都已跪坐好,在眾王子的身後,孫樂還看到了徐夫人。她眼睛一轉,看到梁國使者那一席中,坐在最當眼處的便是梁太子。

趙王四十多歲,有點虛胖,肥白的臉上帶著青黑色,光是這樣坐著,他的額頭便不時滲著虛汗,眼眶深陷發黑,讓人一看便知道身體已被酒色耗空,可是這樣一個人,在雙眼閉合之際,眼光如電,整個人一掃閉眼時的衰老。

這時,一個人從石台後的小門中走了出來。

隨著這人一走出,一殿之人馬上變得安靜之極,連咳嗽聲也聽不到了。

這人約三十七八歲,高冠博帶,一張白凈端正的長方臉,三絡長須,他雖然身穿麻衣,卻有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彬彬文氣,也有一種身居高位者才有的尊貴之氣。這兩種氣質合為一體,使得滿殿之人都自然而然的一肅。

這人徑直走到石台當中,孫樂聽到身邊傳來一個低低地說話聲,“這位便是離子?果然不凡。天下首屈一指的賢士離子也來了?”

離子?孫樂倒也聽過,這人是當世儒家的代表,就是他首先把儒這個字與尊稱分離開來,成為一種獨立的學派。他的許多理論都為當世諸侯看重,連漸已末落的周王朝也奉為上賓。

他的理論孫樂也看過,與她熟知的孔子的儒家頗有相似之處,當然,離子的理論更粗淺,更簡單,僅僅只有她所知的儒家的一點皮毛。

也正是這個離子的存在,使得孫樂很是困惑,她現在是真的弄不明白,自己所穿越的這個世界到底是哪裏?

離子走到石台前,雙眼炯炯地打量著眾人,朗聲說道:“諸位賢士,今日的三年一期的五國智者之會。這一次的智者之會與以往一樣,為期二天,由各國各出一題,在座的所有賢士都有資格各抒已見。”

離子顯然不是一個喜歡廢話的人,他侃侃說到這裏,便沖著趙王室這邊點了點頭,朗聲道:“趙乃是東道之主,第一題還請趙使出題。”

說罷,他長袖一揚,向後退出幾步,順著石台的台階走下,在左側第一排的空塌幾上坐下。

第一關就是趙國出題?

一時之間,無數雙眼睛都向五公子看來。

特別是姬族的眾人中,他們更是頻頻地朝五公子注目。姬城主有點亢奮,他盯著五公子,壓低聲音說道:“五兒,揚名天下便是這一刻,你好自為之。”

姬五盯視著前方,輕聲應道:“諾。”

孫樂注意到,也許是事到臨頭,此時此刻五公子反而不緊張了。不但不緊張,他那亮晶晶的眼神中充份表明了他的興奮。

離子一宣布,趙大王子和身後的趙使們便交頭接耳起來。

這些人的臉上,也流露著一抹亢奮,更有幾個不時看向五公子所在的角落。孫樂靜靜地望著那一群人,暗暗忖道:應該是趙大王子把他在徐夫人府中問的那道題問出來吧?隨著他這一開口,隱藏在太平之下的風浪便會現出猙獰的面孔!也許這一天,會成歷史上書上一筆,因為它昭示了一個大亂時代的來臨!

感覺到這一點的並不止是孫樂,幾乎在座的賢士都感覺到了!一時之間,大殿中增加了幾分壓抑之氣!許多人連呼吸也有刻意的屏住。

在眾人的注視中,趙大王子站了起來。

今日的大王子,他依舊頭戴金冠,身穿淺黑色內衣,外披淡紫色外袍,容長臉長眉鳳眼,幾乎相連的眉頭配上那亮度驚人的雙眼,平添了幾分威風。

大王子大步走到石台前,他站在石台中間,雙眼炯炯地掃視過眾人後,提高聲音徐徐地說道:“我趙國所出的問題是:天地之始,帝稟天地之命而為天之子。那麽,這天之子能永乎?如果能永,商因何可以代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