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與君相決絕(第2/2頁)

林若夢看到這裏,已經是淚如雨下。

羅浮生從燈影戲的幕布後走出來,來到她面前,“你爹可一直在天上看著你呢,如果你不能好好地活著,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他,你知道嗎?”

林若夢哭著點頭,對著天空露出一個微笑。“爹!女兒知道了!”

再回首的時候,臉上的陰霾已經一掃而空。“燈影戲是不是很難?你怎麽會玩的?”

“小時候經常來看,也跟著老師傅學過幾招。你知不知道這是電影的起源。我們中國可是漢代就有電影了。據說漢武帝思念逝去的李夫人,思念成疾,方士李少翁進言自己會招魂術,可將李夫人之亡靈召回到皮影人偶上,皮影戲自此起源。”

“這麽厲害!你教我啊。”林若夢走到老板的皮影影箱前,影夾子以多層麻紙裱糊,蘭色布敷面。其影本夾子分有:頭帽夾子、影身夾子、槍子夾子、大活夾子、打台夾子、變化夾子、場夾子和馬夾子等。不同的夾子可以搭配出不同的人物造型,其實和他們唱戲的戲服很像。

林若夢繞有興致的搭配了一個披著黑色大氅,騎著白馬的大將軍影人給羅浮生,自己則是一個穿著魚鱗甲片,背部有靠旗和彩色飄帶的女將軍。

羅浮生在給她講解。“影人的脖領處有一根支撐整個影人的操縱杆,叫脖簽,在皮影人的兩只手上還各有一根操縱杆,叫手簽。你一只手握脖簽,另一只手掌握兩根手簽,將影人貼近幕布。”

羅浮生抓著林若夢的手教她怎麽掌握影人身上的竹簽。兩人的影子投在幕布上,像在擁抱的一對戀人。羅浮生未曾察覺兩人此時的距離有多曖昧,林若夢擡頭看見她們的影子,悄悄勾起了唇。

“大丈夫豈能夠老死床笫間,學一個丹心報國馬革裹屍還。我把那長江當匹練,信手舒卷履平川。”林若夢操作著手中的人偶,捏起京劇唱腔,將《群英會-壯別》中的詞段信手捏來。

羅浮生這個老票友默契的接上她的詞,不在話下。“烈火更助英雄膽,我管叫他那八十三萬灰飛煙滅火燭天。收拾起風雷供調遣,百萬一藐談笑間。”

英雄豪氣自戲詞和人偶的動作中躍然於幕上。引得圍觀群眾一陣叫好。

唱到最後一句,由羅浮生來收尾。他棄了原詞。忽而望向林若夢,用自己的聲音輕聲說了一句:“念我與君,少小結發,何言中路,棄捐決別。過了這橋便是天涯。”

林若夢心中一顫,這是一曲訣別詞中的句子,不知他是何意。羅浮生眼中似有千言萬語,最後只說出這一句訣別詞。

“你還記不記得你答應過我的三個心願?我的第二個願望是,不復相見。”

幕布上,將軍的影人消失。暖光下,獨留一個女將的人偶,垂著頭,似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