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小幽窗(第2/3頁)

亭幽想起那男人的可惡來,“當年如果不是太後娘娘,今上能不能坐上龍椅還另說呢,如今這般對太後……”<

br>

老太君冷了臉,“胡鬧,你是要學嫻娘那糊塗的麽。當今的皇上踐祚十年,你瞧瞧如今天下的氣象,已有治世之風,有這樣的皇上是天下百姓之福。依我看,皇上倒是有仁君之風,否則以嫻娘那樣的心性,換個人早就……”老太君不忍說太後的下場。

亭幽想了想,太後那樣明目張膽地連定熙帝身邊都安插了眼線,定熙帝對她依然禮敬,要說他怕她,倒也未必,既無生恩,又無養恩,太後還能有如今的權勢,亭幽不得不認同老太君的話。

“老祖宗說的是,是亭幽糊塗了。”

老太君艱難地擡起手,撫上亭幽的臉,“你表面上看起來嫻雅穩重,可骨子裏刁鉆古怪,祖母實在放心不下你。”

亭幽將臉在老太君已經滿布褐斑的手上來回輕蹭,“所以老祖宗要養好身子,看顧著亭幽。”

只是老太君的眼神卻開始渙散,再聽不見亭幽說什麽。不過兩日,就撒手而去。

大約是前次哭夠了,這一次真正面對老太君的死亡,亭幽倒平靜了不少,仔仔細細料理了老太君的後事,堅持為她再服了三月喪,這才跟著京裏來催的人啟程回京。

再次進慈寧宮的亭幽,完全沒料三年前還明媚艷麗的敬太後如今仿佛老了十歲,肌膚不再光潔,甚至有點點褐斑冒出,想來是過得極不稱心的。只是敬太後的年齡不過四十未到,如今病弱成這樣,著實讓亭幽心驚。

“亭幽給太後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亭幽屈膝而跪。

敬太後打量著眼前這個越長越水靈鮮活的女子,“起吧。”

“娘娘怎麽……”亭幽瞧著敬太後的病弱模樣,忍不住上前了兩步。

敬太後見亭幽眼裏滿滿的關心和疑問,苦笑道:“這宮裏的女人都老得快。”

亭幽心下想權勢果然養人,這兩年太後同定熙帝越鬥越激烈,終激得皇帝將她左右羽翼盡數剪除,奉養她在慈寧宮好生安享晚年。

敬太後拉著亭幽的手感嘆道:“這女人啊在宮裏所能依靠的還是只有自己親生的孩子啊。”

亭幽靜靜地聽著不敢答話,心裏知道這樣的話敬太後誰也不能去說,遇到自己這個娘家人,又是注定和她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自然生了傾吐之心,這樣的郁憤總是要疏泄的。

“你看那靖康太妃,不就是生了個兒子,皇

帝特旨恩準卓郡王接她出去榮養,如今倒是比哀家還享福。”敬太後想起前些日子萬壽節上看到的靖康太妃,哪裏還有當年在宮裏的暗淡蒼白,養得紅光滿面,那笑容止都止不住。

見敬太後如此,亭幽實在覺得自己該說幾句,否則辜負了老祖宗對自己的期望,如果敬太後有個什麽不好,只怕老祖宗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息。“老祖宗說,其實皇上也是很孝順娘娘的。”亭幽自己的話當然沒有說服力,但老祖宗的話還是有力量的。

敬太後“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如此情狀,亭幽自然不能再往下說,身居高位慣了的人,早就聽不進人的勸告了。亭幽覺得老祖宗當年阻止自己進宮確實極為明智。

“既然進來了,就多陪陪哀家吧,這宮裏連個說話的人找不到,那些個狐媚子哀家也指望不上,都一個勁兒地只管巴結皇帝。”

聽到這樣的話,亭幽心想這位太後估計不僅在朝堂上想插手,連在內宮都要同定熙帝鬥,看是皇帝的恩寵有效,還是太後的眷顧有效,想必是一日不鬥就心裏難受。

“娘娘不說,亭幽也想賴在娘娘身邊多聽些教誨呢。”亭幽打起十二分精神應酬敬太後。

午膳時慈寧宮的司廚嬤嬤來請旨,問今日給皇帝送什麽午膳。這宮裏的禦膳房其實都是擺設,別人以為禦膳房所出必定是龍肝鳳髓,海陸珍饈,其實每日也不過雞鴨魚肉,還沒什麽特別的烹調之法,多是在鐵鍋裏加鹽煮熟而已,那鐵鍋上下夾著滾燙的鐵板,這樣皇上叫傳膳的時候取下鐵板,隨時送去的都是熱菜,但如此做法焉能好吃。所以禦膳房送去的菜都是看看而已,皇帝真正用的還是太後或者太妃等小廚房送去的膳食。

敬太後做主送四菜一湯去,慈寧宮住的幾位太妃又各自送了兩菜。亭幽見敬太後精神懨懨,午膳才用了小半碗米粥,待她午睡時,亭幽便去了慈寧宮的廚房,親自動手做了幾道永安的家鄉小吃食。

敬太後午睡起來,不見亭幽,隨口問了句,宋姑姑笑道:“大小姐見娘娘胃口不佳,親自下廚說要給娘娘做幾道家鄉小點。”

“她倒是有心了。”敬太後笑笑。

片刻後,就見亭幽親自引了宮女用金包角的紫檀方盤裝了四碟小點送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