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十三:千夫所指(第6/19頁)

“嗯……”林嘉木想了想,“你現在請的律師姓彭對嗎?”

“是的,是我先生請的,他說彭律師是名律師,在官面上很熟……”

“我知道他,您要是信我,最好多花些錢把他請走,他這個人如果是一般的案子找他可以,這個案子鬧這麽大,他的那些人脈不止起不到作用,反而有害,更不用說他向來愛出風頭,有過為了自己出名置當事人的利益於不顧的先例,但這種小人不能得罪,您剛說舍得錢,在他身上一定要舍得,另一位則是需要誠心了,您用錢不一定請得動他。”

“誰?”

林嘉木找出一張名片,“這位藍律師是我在法學院時的教授,是國內有名的法學權威,最近發表過數篇學術論文討論輿論幹擾司法,引起過不小的反響,您這樁案子找他事半功倍,但請他光有錢是不夠的,必須得有誠心。”

陸太太連連點頭,“為了救我兒子,我百分之百的誠心。”她其實聽人說過這位藍律師,但說的人都說他已經多年不接案子了,專做理論研究,“只是……這位藍律師……好像已經多年不接案子了。”

“這樣吧,我跟他聯系一下,如果他有興趣的話,我約個時間讓你們倆個見面,我覺得天放的案子很典型,他接案子的可能性很大。”

“謝謝,謝謝。”也許是因為看到了希望,陸太太臉上慢慢有了些神采,她最近實在是被網上的言論折騰得夠嗆,甚至有一些人在陸家的公司貼大字報,砸停在停車場裏的豪車,更不用說丈夫似乎已經信了案子是陸天放做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陸天放活命,可是她一直認為兒子是無辜的,能找到一個真心相信自己的支持者,對她來講實在太重要了。

“不過陸太太,你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以這樁案子的火熱程度,沒有鐵一樣的證據,天放很難全身而退。”這就是天朝司法的另一面了,對於某些大人物而言,陸天放不過是個麻煩,所謂的錢和勢力在他們的烏紗和“穩定大局”面前一文不值,殺一個陸天放能換來耳根子“清靜”和“政績”,他們下手時是絲毫不會手軟的。

陸太太剛剛有些溫熱的心又瞬間涼了下了,做了這麽多年生意的她太了解所謂官字兩張口了,“我知道,但我也知道我兒子從沒有做錯事,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被冤枉。”她說完拿出一張卡,“這張卡是我的副卡,密碼是我兒子的生日,930507,您二位不必替我省錢,只要能救出我兒子,我寧願傾家蕩產。”

林嘉木和鄭鐸互視了一眼,接過了銀行卡,但並沒有拿出委托合同讓她簽字。

4、群情激憤

張雅蘭隨著年齡漸長,慢慢的覺越來越少,在家的時候可以早起鍛練或者跟老伴一起聊聊天,絆絆嘴,也算是生活情趣,可在A市她人生地不熟,一時間沒辦法融入到附近跳廣場舞的團隊,每天早晨起床做完早餐只能用電腦玩鬥地主或者是跟老伴遠程聊天,等到七點半左右再帶早餐下樓,給來上班的女兒“女婿”吃,林嘉木現在差不多一周有五天不在家裏住,住在鄭鐸家,張雅蘭雖然對他倆感情越來越好樂見其成,私下裏還是很在乎女兒不肯結婚的事,可老伴說得對,嘉木的脾氣倔,硬逼她反而引她逆反,鄭鐸現在看著挺靠譜的,她還是扮演大度體貼的好丈母娘,多做感情投資吧。

這一天早晨她跟丈夫聊天的時候,丈夫發給她一個鏈接,“你看這個新聞,你聽說過這件事嗎?”

張雅蘭點開鏈接一看,立刻就被吸引住了,看完之後拍案而起,“這些紈絝子弟實在太過份了,好好的姑娘就這麽被糟踐了,那些警察是幹什麽吃的?怎麽還不審判?有什麽證據不足的?這證據多明顯啊!”

因為看了這麽一條新聞,把早餐端到樓下的時候,身上都帶著幾分的火氣,幫著擺碗筷的汪思甜隨口問了一句,“阿姨,您怎麽這麽生氣?誰惹您了?”

這一句話點燃了張雅蘭的整個情緒,“誰也沒惹我,我就是想不明白,這世道怎麽變成了這樣,有錢有勢就可以隨便欺壓良善……”後面緊跟著大約五千多字的議論,從陸天放的案子本身,講到過去,又講到未來,再講到價值取向……“多好的姑娘啊,我看她同學發的那些紀念的帖子都想要掉眼淚,你說這個陸天放有多坑人,人家捧在手心裏養大的姑娘就這麽被他毀了,他還找人潑汙水,說那姑娘是三陪,真是死了都不讓人安生……”

汪思甜咳嗽了一聲沒說話,林嘉木互視一眼之後,鄭鐸關了電腦,把該收起來的東西都收了起來,“媽,您別總看那些網絡新聞,那些東西真一半假一半,都是些不負責任的人亂編的,事情的真相還不一定是什麽樣呢,您得相信現在的司法是公正的,不會放過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