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3頁)

周寶璐想,吳側妃的事,倒的確算不上什麽大事,自然沒有蕭弘澄要緊,便笑眯眯的說:“我叫人進來服侍你梳洗,我今天洗了頭喔,你聞聞香不香?”

屋裏的氣氛頓時就又香又甜起來。

到了早上,周寶璐才把吳側妃這個事情跟蕭弘澄說:“我心裏有個計較了,跟你說一說,看使得使不得。”

就輕聲說了兩句,蕭弘澄笑道:“這個不錯,有點道理!”

周寶璐道:“我是想著,吳家就算有那個心,也沒那個膽子,前兒你許人進宮,吳家知道規矩,吳側妃只見過林氏一人,林氏是那個性子,想來吳側妃就算有這樣的抱怨,也不敢在林氏跟前說,吳家那小姑娘,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是宋氏這樣的人,離中樞這樣遠,又是怎麽得知宮裏的景況的?且那點交際圈子,又是怎麽能在這點兒時間裏頭,就能傳的帝都滿城風雨的?我進宮,還沒一個月呢,謠言就傳了半個月了。是以我想著,大約還是著落在後宮了呢。”

蕭弘澄點頭稱是,他如今就是個活靶子,整個朝廷都盯著他看呢。大婚不到一個月,帝都就傳了半個月的太子妃專寵善妒的謠言了。

雖然不是什麽要緊的罪名,可是這種陰私傳言,向來有其力量,可以抹黑蕭弘澄說他昏庸無能,夫綱不振,後宮亂象常與昏君和無能連在一起。還可以抹黑太子妃,或致太子妃疑惑東宮嬪妃,造成後宮紛爭,或是蕭弘澄與太子妃生了嫌隙,總之不會有好結果。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流言如同毒蟲,慢慢的侵蝕太子一系的力量和形象,日積月累,或許就有叫人難以置信的作用。

而且這種事情,一則查不到流言的來源,二則沒辦法控制,越澄清反而越熱鬧,只得任其傳的無聊了,慢慢的冷下去。但是這樣一來,傷害就造成了,而且其中還常常有渾水摸魚借機生事的,比如吳玉華。

周寶璐因為吳玉華的出演,不由的提高了警惕,連吳玉華這樣層次的人,都能利用這樣的傳言,可見範圍已經傳的很遠了。

周寶璐已經不得不和蕭弘澄商量這件事了:“這流言開頭的時候,我們談過一次,你說並不是壞事,東宮被人攻訐,父皇總得有點表示,咱們偶爾也該示弱,我想,現在火候差不多了吧?父皇心裏應該有了主意了。”

蕭弘澄道:“是差不多了,你的意思是?”

“父皇若是晉禮嬪為貴妃,協助有恙的齊妃娘娘掌後宮事,想來四川衛氏出身的禮嬪竟然越過了背後有方家和公主府的寧嬪,想來帝都的風向也會為之一變了。”周寶璐笑嘻嘻的張嘴就敢給皇帝封妃子了。

要阻止一個流言,最好的辦法是推出一個更為熱鬧的流言,周寶璐想到的辦法很簡單,也會很有效,她說:“父皇要給你撐腰,就會封禮嬪了,這是大事,余下的事,咱們慢慢來。這流言,要說疑惑是誰,並不難找,既然是對付你我,那目標自然是儲位,宮中有子妃嬪就那麽幾個,總是在她們之中,抽絲剝繭,慢慢的總能找出來到底是誰,也好多些防範。但我想著,如今這個樣子,這事情要先壓住了才好。再說了,我處理吳側妃這裏的事,說不準還能牽出些人來呢。”

蕭弘澄覺得很妥當,笑道:“幸而娶了你,不然我可怎麽辦呢?後宮的事,最為細致隱秘,又常常關系要緊,沒個明白人還真拿不住,尤其是我這裏,純是活靶子,有箭射來,連個債主都找不到,偏這裏又是後宮,我也不能遣幕僚到內宮裏來當差呀。”

周寶璐撲哧一笑:“哪個幕僚能比我強!”她得意的自誇自擂:“要不是當初我擔心你要是娶了別人,拖了你後腿,給你找麻煩,我還不嫁你呢!可見你怪可憐的,我要是不嫁你,你怎麽辦呀,只好嫁了。”

蕭弘澄特別上道的笑道:“是是是,可不就是你說的這樣嗎,要是沒娶到你,遇到這樣的事,我能有什麽辦法呢?”

兩人吹捧了一通,商議定了,就各人分頭幹各人的去了,蕭弘澄前兒就在他爹跟前哭訴了委屈,這會子又找上門去,表示如今後宮掌事的齊妃有恙,勉強管事,力有未逮,以致後宮人心浮動,管轄不力,有許多後宮的事都傳了出去,流言紛飛,有許多混帳話不能回皇上,總之,太子妃今兒都氣哭了。

前兒帝都傳太子失寵,才被賜了這樣一個沒什麽助力的太子妃,現在又把太子妃氣哭了,看來又是和東宮有關,太子有點惱怒,找爹訴訴委屈,也是應該的。

太子哭訴了一回,皇帝安慰了一陣子,第二日下朝後,林閣老就遞牌子進禦書房,跟皇帝密談,大意就是皇上後宮空虛,也該提拔新人了。

皇帝就說:“你說的也是,端妃等病故,四妃之位只有齊妃和禧妃了,原該晉一晉位分了,只是這種事情,向來是後宮的事,偏齊妃如今有恙,精神不濟,勉強管著後宮日常事務已經勞累著了,這件事就沒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