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3頁)

陳氏是表達過這點擔憂的,楊夫人和陳七都清楚,此時一唱一和只管說,就要把這個話說實在了,挑起陳氏的擔憂來。

陳氏一時插不上話,但她卻想起來周寶璐對她念叨過的話:娘你細想想,安哥兒剛出世的時候,外祖母要抱了安哥兒去養,說的什麽話,哪句話不是說的只望著安哥兒好,結果呢,安哥兒差點兒沒了命。她又口口聲聲說委屈了閨女,結果呢,四姨母和七姨母的嫁妝和你比一比,是什麽樣兒?娘你記著,只要她念著要好的,都是想要人家不好,她說著委屈了的,其實都是好的,你只管反過來聽就是了。

這個話周寶璐大約在她耳邊念了有二十回,接回了顧姨娘後,又念了十回,這十回,顧姨娘也在一邊幫腔:“小姐說的對,還是小姐讀過書的,看事透徹!”

所謂三人成虎,加上接回顧姨娘得的種種好處,是實實在在摸得著的,越發是個有力的佐證,陳氏心裏慢慢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此時聽楊夫人和陳七口口聲聲的擔憂,她就不知不覺反過來聽了:我們家小璐果然是個好的!

只不過陳氏從來缺乏行動力,開口也比人慢,楊夫人和陳七一句遞一句的說話,陳氏就算想表明態度也來不及說,只是呆呆的聽著。

楊夫人說:“璐姐兒挑姑爺只怕難了!”

陳氏想:想來是不難的。

陳七說:“高門大戶是不用想了,不如挑個家中略差些兒的,婆婆寬厚的,就是媳婦規矩差些,也不好挑剔媳婦了。”

陳氏想:嗯,我們家小璐得嫁好一點。

楊夫人說:“璐姐兒模樣兒也尋常,要嫁個高門子弟只怕人家也看不上。”

陳氏:我家璐兒長的好。

話題就在兩個人一唱一和,一個人呆呆的想著的狀況下逐漸深入了起來。

周寶璐還沒有走到上房門口,顧姨娘打發的那個丫就在路上碰著了周寶璐,也不敢耽擱,就一路走一路把楊夫人和陳七來說的話都說了一遍。

周寶璐是知道的,這些人對舅舅舅母從來都是從頭到尾都看不上的,自己更是如此,陳七當著自己的面兒就說過寄人籬下的話,周寶璐都當聽不懂,橫豎不吃用她的,與她什麽相幹?

周寶璐走到門口,只聽到楊夫人和陳七的聲音,並沒有陳氏的答話,她心中一動,就停住了腳,在門口聽著。

就算她娘還那樣,她至少能找安哥兒要只老虎不是?

屋裏說了也有一炷香時分了,楊夫人和陳七都覺得差不多到了火候了,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陳七就開口道:“咱們憂心了這些日子,都把這事兒放在心上,娘不管去哪裏都打聽著哪裏有合適的人家,也總叫我留心,如今就選著了一家好的,我們家三伯的小兒子,今年十五了,模樣兒長的俊,又知道上進,幾個哥哥都已經娶了媳婦了,我三嫂是個寬厚的,又疼小兒子,自然就疼小兒媳婦,待璐姐兒嫁過去,三嫂有上頭幾個妯娌服侍,哪裏還用的著璐姐兒呢?璐姐兒就現成的做少奶奶,什麽都不用做,豈不是好?且嫁給我侄兒,今後又有我照拂,親姨母做嬸娘,哪裏能叫璐姐兒吃一點兒虧呢?”

陳氏因在帝都的日子少,並不太清楚各家門戶,便問:“七妹你們家三伯家?分家了嗎?你三伯是你婆婆養的不是?七妹別笑話,我身子不好,平日裏少走動,都不大清楚。”

楊夫人就說:“雖說不是侯夫人養的,但也是從小兒養在侯夫人跟前的,跟侯夫人養的也是一樣的,且這樣著,她三嫂子自然就越發不好挑剔璐姐兒,你是知道的,婆婆出身差些,自然好伺候些,就像你們家,要伺候公主自然是不容易的吧?”

陳七也說:“咱們家在帝都也是數得著的人家,大姐姐想來是知道的,自然不會辱沒了璐姐兒。”

陳氏頓時搖起手來:“是你們家親三伯?是你們那房的吧?七姑爺的哥子?你這樣一說我就知道了,這可不成,你們家那攤子我知道,一家子都沒進項,連嫡子都沒謀到好差使,何況你三伯還是姨娘養的,自然更沒有了,那麽大一家子,幾十口人,都指望著媳婦的嫁妝填補,七妹你嫁妝厚實,又有母親貼補,填得起來,我們家璐兒是不成的!且就是不論這個,這門第也太低了,怎麽配得上我們璐兒。”

陳七頓時臉都青了,可陳氏完全看不出來,只是絮絮的又說:“你三伯還是庶子哩,這可差了一大截了,別說是你婆婆教養的,就是你祖婆婆教養的,也還是庶子嘛!我記得七妹夫可是你婆婆親生親養的,正經嫡子,才娶了七妹,論起來,七妹雖然是咱們家嫡女,可母親到底是填房,總差了些兒,認真比一下,七妹還比不上我們家璐兒哩,她爹爹是公主親生的,我和她爹也是結發夫妻,怎麽說也是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