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罪不可恕還是情有可原(第3/3頁)

但是袁藍並不領她的情,仰首說:“我潑的。”她敢做就不怕承認。

張說眸光一寒,逼視她,一步一步走過來,“為什麽?”

“有些人需要教訓。”

“沒有人需要教訓。而你,也不是上帝,擁有裁判眾生的權利。”他擁住快要暈倒的鐘筆,環視場內,一字一句說:“以前我跟大家一樣,覺得不可饒恕。可是,當事情的真相一點一點浮出水面,其中的錯綜復雜,並不是簡單的對與錯便能判決。”不知為何,聲音聽起來竟有些淒涼。有時候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更加容易解開苦苦糾纏的心結,他也是許多年以後才明白這個道理。

有的人天生擁有一切,有的人卻需要為了三餐的溫飽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所以歷史上才會有“何不食肉糜”這樣的事發生。

鐘筆終於失聲痛哭,伏在張說胸前擡不起頭,全線崩潰,啜泣道:“不,我錯了。我愛慕虛榮,背信棄義,懦弱無能,意志不夠堅定,今天這杯酒,我罪有應得。”她對不起張說,但是沒有對不起其他人。

眾人見到此情此景,皆有一絲不忍。就連始作俑者的魏建平,也覺得自己做的過分了。他替朋友打抱不平,可有打抱錯了?

袁藍長到這麽大,從未被人這麽呵斥過,頓時漲紅了臉,氣憤地說:“我哪有做錯?連她自己都說她罪有應得。”

魏建平沒想到事情鬧得這麽大,他不過想給鐘筆一個灰頭土臉罷了,如今一個弄不好,多年的老同學,恐怕要反目成仇。連忙拉過氣猶不平的袁藍,息事寧人說:“你醉了,我陪你出去透透氣。”

不知是誰輕輕說了一句話,“我們不是道德化身。”不該輕易判誰的罪。孰對孰錯,換個位置,答案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