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羌笛何須怨楊柳(第5/6頁)

負責伺候他的老仆人道:“其實老爺最近幾年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更是嚴重,不僅是身體,連整個人似乎也有些糊塗了……只不過這件事幹系太大,我們不敢張揚出去,又因為老爺實在太頑固,都從來不肯就醫用藥……”

那婦人也跟著垂淚:“雖然老爺總是不讓我們提這件事,可是大家暗中都知道,或許不知道哪一天……就……”

尉遲鎮道:“兩位別擔心,老將軍畢竟年事已高,關外的事務又繁忙,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以後多加調養,必會好轉。”

老仆人看向他,道:“你真的是前山西太原的鎮守將軍尉遲大人?”

尉遲鎮道:“慚愧的很,剛被免職,怎麽,老丈知道我?”

老仆人道:“自然是知道的,從老爺還是十三歲的時候我就跟著他來到這裏,一直伺候到如今,我常常聽老爺點評本朝的朝臣將領之類,他常常說起尉遲大人。”

尉遲鎮苦笑:“在下不才……”孫錦堂從跟尉遲鎮相見開始,就一直不停地或狗血淋頭地罵或譏諷,尉遲鎮便以為孫錦堂之前必然也沒什麽好氣兒的。

沒想到這老仆人搖頭道:“不是這樣說,尉遲大人是老爺口中為數不多的好官之一,我常常聽他誇獎大人,有幾次甚至嘆息說,若他百年後,這玉關由尉遲大人來守,他也才放心閉眼,所以我才印象深刻。”

尉遲鎮心中大為驚訝,但他為人沉穩,因此並不表露十分,倒是無艷,按捺不住叫道:“怎麽會這樣?他可一直在罵鎮哥哥呢!”

那婦人,是將軍府的管家娘子,聞言便苦笑道:“小姐有所不知,老爺就是如此,越是喜歡的人,表面上越是極嚴厲地對待。”

管家娘子說了一句,尉遲鎮心中卻已然明白:原本孫錦堂對他十分器重,可沒想到他丟官罷職,又帶著無艷在身側……對孫錦堂而言自然是大為失望,誤以為尉遲鎮是個沒什麽志向遊手好閑的墮落之人,當然越發不會給好臉色。

無艷哼道:“他可真奇怪……這樣誰會喜歡他呢。”

管家娘子聞言,忙道:“老爺原本不是這樣的。”

無艷奇道:“什麽?”

管家娘子跟那老仆人對視一眼,道:“老爺原本嚴厲,卻並不是這樣不近人情,都是因為……那一年,小姐出了事……”

無艷睜大眼睛:“你們小姐?”

孫錦堂少年時候就在玉關駐守,一心為國,用了近二十年的時間,把荒涼的玉關建成了關內關外最大的要塞,來來往往四面八方的客商漸多,居留之人也有相當規模。

而在孫錦堂而立之年,救了一名從塞外逃難而來的番邦姑娘,那姑娘雖是番人,但生得無比絕色,人又聰慧,跟孫錦堂兩人相處之下,互生情愫,當下便成了親,過了一段不羨鴛鴦不羨仙的神仙日子。

次年,夫人生了一名女娃兒,但因難產之故,竟在生下女孩兒後便撒手人寰。

夫人臨去之前叮囑孫錦堂好生照料孩兒,孫錦堂悲痛之余,將女孩兒取名孫珍,意為“珍惜”之意,從此無微不至,百依百順,當成掌上明珠來愛護。

孫珍如同小公主一般,無憂無慮地長到十八歲,意外卻發生了,孫珍同孫錦堂麾下的一名將領日久生情,兩人竟暗通款曲,私定終身。

孫珍想要讓那男人向孫錦堂提親,但那將領卻知孫錦堂並不十分屬意自己,若知道他跟孫珍之事,不答應不說,恐怕還會震怒,他生怕惹火燒身,便只托詞要找個合適時機開口。

誰知紙終究包不住火,孫珍有了身孕,這事情竟給孫錦堂知道,孫錦堂暴怒,將那將領拿下,不由分說,先打了個半死。

孫珍痛不欲生,求孫錦堂放過那人,孫錦堂不肯,那夜,孫珍買通獄卒,偷偷地放走了那男子。

孫錦堂得知消息後趕來,及時將孫珍攔住,他萬萬沒想到孫珍竟自作主張,簡直又氣又怒。

這時侯,卻偏偏又傳來那將領投奔了塞外沙匪部落的消息,原來這將領倒也狡獪,知道就算是離開玉關回到關內,孫錦堂必然也饒不了他,而以孫錦堂的能耐,苛令朝廷出手將他緝拿也是易如反掌,因此一不做二不休,竟出關投奔了敵人。

孫錦堂聽信,可謂怒火中燒,他鎮守塞上,最恨的就是作亂的沙匪,如今自己的部將投敵,這簡直是狠狠地在他臉上摑了一掌,可是跟這叛將相好的並且親自放走他的,卻是自己的愛女。

孫錦堂素來鐵骨錚錚,鐵面無私,哪裏容得下這個,便將孫珍關押起來,又叫人管家娘子秘密找人,想要把孫珍腹中的胎兒打落。

孫珍知道那男子投敵的消息,自然傷心欲絕,她雖然是懷春少女情難自已,但畢竟也是將門之女,深知這種投敵之罪已經非單純的兒女之錯了,一時又悔又恨,她並不怪孫錦堂將自己關押起來,甚至也覺得自己罪孽深重,不該喜歡上一個反骨之人,連累老父。